用人单位均无法证明劳动者的离职原因,可视为用人单位提出且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0. 用人单位经营者欠薪逃匿,劳动者 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劳动人事仲裁机构违反法定程序足以影响裁决结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314.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基层人民法院作出司法确认决定之前,当事人反悔的,基层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司法确认程序。 第六 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劳动者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29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法释〔2010〕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已于2010年7月12日 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依据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十八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终局裁决,劳动者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677.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的一方当事人列为原告(被告),后起诉的一方当事人列为被告(原告)。 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四十九条涉及的期间的起算,应与《 付的一倍工资不应计入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计算基数。 26、在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的,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9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复杂,不利于及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目前的法律程序看,一桩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必须经过劳动仲裁,有的还可能提起一审诉讼、提起上诉、申请强制执行。 发生后,工会要积极主动介入调整,利用工会自身优势尽量在协商和调解阶段就能解决劳动争议或劳动纠纷,减轻职工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避免官司之苦,保证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167.html -
了解详情
否认仲裁机关所做的工作)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精神,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在程序上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依据,法院可以再次进行审查,若确有错误可以进行 纠纷,有利于最终建立和发展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 4、加强法院与仲裁机关的沟通与协调。劳动仲裁委员会是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机关,他们处理的案件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1.html -
了解详情
。而根据目前具体的司法实践来看,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服从裁决的比例,劳动争议案件通过协商、调解或者仲裁程序解决的很少,大部分案件最后都要通过 不应受到任何的限制。而我国的仲裁前置程序却妨碍了劳动争议当事人行使解决劳动争议权利的自由。 (四)实践中,劳动仲裁机构依据的受案范围是由《劳动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385.html -
了解详情
途径不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可采用当事人申请复查、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解决,而劳动争议只能通过劳动仲裁和法院审判解决。④适用法律不同。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适用《行政诉讼法》 敢或不愿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或者最初采用的只是同用人单位协商、调解方式,这些方式很容易超过“60日”,劳动者一方则因此而丧失了诉权。③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6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这一事实产生,当事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后在诉讼中变更为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的,可认定该诉讼请求与讼争 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规定条件的,法院可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2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诉前达成调解协议的,能否申请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170.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社保险种、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由国家法定等等。私法救济路径讲究和解、调解,注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依赖私法救济路径不能处理上述强制性内容;公法救济 对象社会化变迁的进程。因此,我国当前的社保争议处理程序立法应回归社会法理念:逐渐摒弃现有的私法救济路径(劳动仲裁、民事诉讼),回归公法救济路径(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73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