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不规范性。流转障碍主要在于:一是将农业承包合同定位于债权合同,因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转包土地或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需经发包人同意;二是 慧星、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1.[9]江平:土地民事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13.[10]郭明瑞:担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64.html -
了解详情
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物权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般流转方式有转包、互换、转让等,而且《农村土地 当事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流转合同的约定,善意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来讲,集体林权流转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1209.html -
了解详情
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 第一百三十三条【以招标等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 不得与需役地分离而单独转让】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五条【地役权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115.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林权是物权法的复合型权利。第一,它以用益物权为主干,通过法律及合同与森林所有权发生联系,并与林木所有权发生联系;第二,林权中的抵押权属于他物权 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是富裕农民、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降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成本、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安全的重要举措。参见徐绍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87.html -
了解详情
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第三十五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 耕种;到期仍不能履行耕种义务的,乡镇人民政府和发包方要动员撂荒农户自愿流转承包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检查督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228.html -
了解详情
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这里,初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合同生效时就设立,无须登记,政府的登记造册仅仅具有确认权利的 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对该权利加以流转;未经登记,则流转方式受限。而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即再行处分时,需要登记,登记的效力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91.html -
了解详情
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如果经营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不纳入流转范围加以管理,便可能使得相关制度安排落空而成为法律漏洞,从而使得相关行为人变相 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该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980.html -
了解详情
承包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在合同中不仅规定了承包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具体内容,而且规定了所应当承担的相应义务。 第二 是与农业人口的特殊身份紧密相连的。这客观上就要求立法机关在制定《物权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70.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是为适应中国大陆地区农村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特殊立法安排。可见,将合同作为取得不动产物权的标志性规则是物权法对产权制度的一次重大价值重构。 物权法 制度的解析来解读这种立法重构的法律价值。 一、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与流转规则合同 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以包产到户为标志的中国大陆地区第三次土地改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8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这种风险人为因素极强。这也是在托管造林经常出现经济纠纷、非法集资、合同欺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托管造林如何托管,如何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如何规范造林 使用权流转条例》。具体而言,可以在《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础上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条例》或者在《物权法》、《森林法》的基础上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1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