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应该认识到,兼顾这三者间的利益,是我国法律调整利益关系应遵循的价值准则。兼顾这三者的利益,并非行政法所独有,从这 政法的,反映了行政法的动态过程。它所涉及到的行政管理应法制化,行政活动应依法进行等内容对中国的行政法制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该观点却回避了行政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2.html -
了解详情
受案范围事实上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9]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取得很大进步,恢复《行政诉讼法》确定的受案范围,取消一些不适当的限制是必要 立法的控制及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载《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7] 马怀德主编:《中国立法体制、程序与监督》,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5.html -
了解详情
等。以公正和效率为目标的行政应急程序的合理设置必然有利于我国应急法制建设的完善。 4、规范化的行政应急程序提高了行政应急行为的社会可接受性程度,有利于促进 政治评论》第1卷第1期,P13 [2] 莫于川,《公共危机管理的行政法治现实课题》,摘自法律教育网。 [3] 李立:《紧急状态法应注重公民权利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指导理论和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的表现,需要按照行政法治原则加以分析和解决。从现阶段我国行政指导实务来看,比较普遍地存在如下带共性的负面问题:1 行政指导行为的法律统制特别是有效程序统制,乃是一个从行政法制建设实际出发且符合现代法治理性的行政指导法治化路径选择,因而自20世纪后期以来日益受到各国重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1.html -
了解详情
。这类“潜规则”正是上文所提之隐瞒疫情,诸此类传统文化。此类文化对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影响最为显著。非典初期,由于受到诸此类“传统文化”的影响,各 保障,没有“限时”的存在,就谈不上“及时”和“确实”法律责任的承担。这三时原则是我国法治顺利实施的有力武器,如果对他们利用不善,反之将成为“诸此类传统文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制度性保障。本文论述了立法责任的性质、法理基础、成立要件以及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中引入立法责任制度的必要性等问题。 [关键词]立法责任、宪政、国家赔偿 大的市。 注释: [1]《深圳都市报》,2001年5月10日. [2]《法制日报》,2003年3月25日. [3]《南方周末》,2005年3月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994.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切实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但是如何将应然意义上的权利理念转变成现实中的具体权利,我国的法制建设目前还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案。同时,尽管我国宪法 法律、法规和规章可能违反宪法,因而主要从保障国家宪法秩序的层面,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的监督和审查问题做出了规定,但是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958.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一定损害,成为制约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国家赔偿等救济制度日趋相对健全的今天,我国立法应当考虑建立规范 主体的监控 权力机关可以通过检查、调查、受理申诉、控告和检举等多种方式对行政强制执行进行监督;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检察监督和法院监督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434.html -
了解详情
;自我意识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一、中国行政法学抽象性范式研究的危机 中国行政法制建设与行政法学研究虽可追溯至清末戊戌变法时期,[1]但建国后 的烙印,其逻辑必然为:使行政权与公民权处于互生龃龉之对立格局。我国行政法学界素来坚持以探寻公民权与行政权关系为己任,并遵循行政权与公民权关系视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1.html -
了解详情
等:《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第133139页。),将行政主体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对经济主体及个人实施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 ,也才能推动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向着更高的层次拓展,因此,经济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行政法,这也是行政法学研究不断深入及行政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3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