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贝克的规范说是规范出发型的大陆法系国家明示或默示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理论依据,我国的民事诉讼也是以实体法规范为出发点的,同样属于规范出发型,因而 我国民诉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都认可规范说作为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证据规定》中设置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时,就借鉴了规范说的基本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68.html -
了解详情
和案件类型并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的精神与原则是一致的。在我国,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主要载体为民事实体法。学理界几乎都认同,《民法通则》从122条到133条所 问题,而且在有的情形下,还直接关系到诉讼的胜败后果如何确定。因而最高人民法院在该《证据解释》中,不仅对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作出了规范,而且还就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2.html -
了解详情
。 [32]参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正确适用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合理分配诉讼风险》,载黄松有主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3年第2卷) 页。 [33]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京一中民终字第7109号民事判决书》、《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珠中法民二终字第351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19.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责任与证据交换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 举证责任分配是确定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固定规则,基于这一规则,举证责任归于特定的一方当事人实际负担。根据(民诉 提出申请。 (八)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主要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书证是民事诉讼当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证据种类,其分类主要涉及公文书证与私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来支持自己的请求,法官不再象以往那样对整个诉讼活动进行大包大揽。审判方式改革中由于采用了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和一步到庭,强化庭审功能等措施。减轻了 ,迈入了市场经济俱乐部,国际间经济的交往要求诉讼活动更加公开、透明、高效。共同规则的需求使西方两大法系的民事诉讼模式相互交融,价值倾向的取舍更趋向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39.html -
了解详情
假定信赖的抗辩权,不过要作这样的抗辩在实践中确实是相当困难的。 此外,单纯依照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从证明能力强弱和待证事实性质的角度而言,采用举证责任 只要通过说明买卖价格与参照价格之间存在差异来证明损失的确发生即可。美国1995年《证券民事诉讼改革法案》对SEA增加了第21D(b)(4)条,即明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36.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的事实可以无需证明,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申请责令被告提交证据的条件和举证妨碍的后果,并引导当事人通过专家证人的方式帮助查明案件事实。上述这些规定都 合理性抗辩,以体现举证责任分配的公平和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合理运行。减轻受害人的举证难度,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不断完善反垄断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对《反垄断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55.html -
了解详情
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中之特别要件说为依归。[7]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规定的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另外,亦对某些实体法上事实的证明责任予以 定和庭审走过场的重要原因。[9]我国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实际司法实践中长期的习惯做法形成了一种无形却有实质性影响力的潜规则。以起诉为例,人民法院裁定不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7.html -
了解详情
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正确适用该条规定的前提,首先是弄清举证责任 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将会导致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即通称的败诉风险。然而民事诉讼所涉法律关系往往是纷繁复杂的,各方当事人基于不同情况,往往向法院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8.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之一。在现行司法实践中,对医疗损害责任因果关系要件的证明采取完全的因果关系推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违背了民事诉讼规则中双方的武器平等原则,给医疗机构 说。盖然性因果关系说也叫作推定因果关系说,是在原告和被告之间分配证明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的学说,是日本学者德本镇教授在研究德国法中,针对矿业损害事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