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反诉的牵连性描述为反诉和主诉之间的关联以及反诉的请求的救济与本诉主张的救济基本相同(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 理论界的广泛批评,有学者认为,这是违背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原则的;还有观点认为,这一规定背离了诉讼逻辑。 但笔者认为,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以法律为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02.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其原因在于:(1)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第61条将专家辅佐人作为诉讼参与人,实际上已部分确认了鉴定人与专家辅助 类型的证据,因此,无法建立专门适用于其的证据规则,将其独立为一种法定的证据类型有悖于证据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意义。(3)有学者认为,将电子证据划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34.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情况 《公报》从1985年第1期到2007年第11期刊登的民事案例与裁判文书中,法院运用了诚信原则的案件有53件。为了从不同角度反映诚信原则的运行 在一、二审都适用了诚信原则的案件中,二审法院的根本性改判较少,[42]这反映了一、二审法院对于诚信原则的理解与把握是基本一致的。 结论 通过对53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07.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对于有效保障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不受侵犯,方便 可以告知,也可以不告知。,而应当理解为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都应当告知。 五、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数额问题 赔偿数额的正确界定,是公正审判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89.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够获得当事人的理解,消除当事人对程序问题的疑惑,增进 法院之间的信任。因此,解决民事管辖权争议的程序也具有相对的复杂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8条 决。在宏观方面,实现民事管辖权争议解决方式的司法化,具体而言就是以附带诉讼模式取代行政模式 ,必须使那些决定司法化程序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管辖权争议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80.html -
了解详情
预先冷处理,故这就在时间上给调解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以钱代罚的理解误区 对于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而获得从轻处罚,社会上有些人不理解, 不负责任的矛盾下推。 第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应当坚持合法、自愿的原则,法官应当做好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明法析理工作,但决不能采取欺骗、诱惑、胁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2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为准绳仍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可以说,立法将该原则确立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强调了该原则是理解具体的民事诉讼规范和制度的观念 ,从审判方式改革直到现在10多年来,我们经常听到法院不来调查,案件就判了的说法,当事人一旦感觉主张未予支持时会不懈地诉诸其他方式来要求解决。法院在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62.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做法实际上受到大陆法系法官知法原则的影响。在此原则之下,当事人提供事实,法院适用法律成为分担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的权能与责任的基本准则。适用法律是法官 之、上野泰男书,第131页。 [17]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著:《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59.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基础。作为民事诉讼制度的宪法性基本规定,主要包括法官独立、法定法官、法官受法律约束,当事人的接近裁判权、司法请求权,以及程序公开和程序公正原则等内容。[ 。法律的平等保护也是联邦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也规定于联邦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1款中。对法律平等保护条款的通常理解是政府必须使每个人处于同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1.html -
了解详情
不统一,不符合我国宪法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不符合世贸组织关于法制统一原则的要求。统一的证据规则是法制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果缺乏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415页。26、高爱民:民事诉讼证据中的四个基本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2月2日,第三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