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在一审程序中,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可以不受他们在起诉或答辩时、或者在审前准备中所提出的证据种类与内容的限制。第二,民事诉讼第179 经过人民法院认可才能作为本案的举证期限。只有经过人民法院认可,当事人约定的举证期限在诉讼中才能具有拘束力。但本条并未规定当事人协商确定的举证期限时间限制,实际上交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84.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全面的陪审制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不能因此鼓吹在民事诉讼领域实施全面的陪审制。至于刑事、行政领域,在某一类刑事案件中, 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74.html -
了解详情
审请求权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通常(即就普通程序而言)应当包括以下一些要素: 1陈述权。陈述权是指当事人有 审请求权,则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或者申请再审进行救济。 第二,加强法官的释明权 释明权,是指当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主张或陈述的意思不明确、不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3.html -
了解详情
上也比较确定,当事人在提出管辖权异议时也有针对性。第二,诉讼标的额标准与法院的利益驱动没有必然联系。民事诉讼是利益冲突的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法院作为解决纷争的 封建主和城市(商人)之间在司法管辖权上的激烈竞争,以及由此对西方国家民事诉讼制度和诉讼程序产生的影响。此外,美国学者伯尔受在其名著《法律与革命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6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的;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未参加诉讼,第二审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以及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界定为 、加大调解力度 调解制度作为东方的一朵奇葩,其作用无需赘言,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不论是一审还是二审,都强调调解的适用,以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0.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权的重视。但问题在于,是否应当在补充性的原则下规定这一再审事由。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据的收集经历了主要由法院调查收集到主要由当事人负责收集的转变。对于证据 确定在开庭审理前的规定值得反思。而在第二审程序,仍然应允许当事人提交新证据,但也需要防止当事人等到第二审才提交诉讼资料和证据资料,使审判重心移到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重审。此处理规定有不妥之处,应予修改。 二审首先应当是程序审 二审应为程序审系由第二审程序的意义和二审法院的职责决定的,即上级人民法院通过个案检查、 罪与非罪等问题上就会产生和形成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情形。 民事诉讼如果说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那只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3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对二审法院作出的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按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出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16] 如果漏 复述了法官的意志称作宣布上的瑕疵。参见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赵秀举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1.html -
了解详情
加重上诉方的责任。 ⑶废止再审中的发回重审程序。根据最高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意见的规定,人民法院提审或按照第二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在审理中发现原一、二审 重审》,载《人民司法》1998年第2期。 [7]参阅毕玉谦主编:《民事诉讼判例实务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8]赵钢:《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html -
了解详情
简易评定程序。详细评定则指法院官员根据民事诉讼规则规定的诉讼费用详细评定程序对诉讼费用金额进行裁决的程序。它是适用多轨制审理的案件及持续时间超过1日的 标志就是《1949年法律援助与咨询法》的通过。在英国法律援助立法的历史中,第二部重要的法律是《1988年法律援助法》。根据该法的规定,英国以前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