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目的的客观公益诉讼。 五、公益诉讼的程序机理 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有程序法理二元分离适用论。指民事案件可分为诉讼案件与非讼案件,诉讼案件是就实体法上 辅助形式,具体如下: (一)公民 依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与案件应当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或者法律明确规定的几种对争议权利有管领、保护之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50.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重大区别是在审理机构方面,行政赔偿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行政诉讼程序,由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庭审理;刑事赔偿则是由人民法院特别设立的赔偿委员会审理。按照《国家赔偿法 权益有时无法获得全面保障。此次修正中增加了协商方式,会使具体的操作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当然,如何协商,协商协议效力等相关制度均需要进一步细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749.html -
了解详情
的。尽管当前我们要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最高人民法院仍然要求法官要加强调解能力,加强做群众工作 ,在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方面必然非常谨慎,使调解结果与判决无异。如此一来诉讼调解在程序上的效率优势就荡然无存。 (三)独立的救济方式。民事诉讼法中对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1.html -
了解详情
批复更加接近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中授予司法解释权的本意。因为批复的个案性质和法律适用的范围限制,能够更好地协调立法权与司法 允许当事人或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纠正该判决。 【作者简介】 王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注释】 [1]该定义参考了《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2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处罚法》应明确规定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程序中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送达载有告知内容的书面文件。但在适用上应确立一种先后次序,在实际告知 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笫12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62.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纲要》第23条,就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提出:改革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程序和方式,将审判委员会的活动由会议制改为审理制。第24条还要求:审判委员会委员 强化了下级法院的依赖思想。参见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4页。 [7]二五纲要将请示报告限于法律适用,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8.html -
了解详情
送交议会即告生效,这是否决型的程序。批准型程序适用于增加税收或者负担的条例,而对其他的绝大部分条例,则适用否决型程序。[15]在委任立法中,议会规定了 从该条的规定来看,《行政诉讼法》是将作为法律条文和立法结果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排除出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而对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的过程是否也排除出去,如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9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相对人即其他行政相关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会使行政主体作出判断的依据更加完整、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三、行政指导的程序 由于行政指导作为一类行政管理方式的历史并 起施行的《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条第2款明确将行政指导排出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这种立法模式也并不是我国的独创,从世界各国的行政法律制度看,大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65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双轨制度,可以简化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和成本,以提高行政执法部门的高效率,增强司法审判机关的权威性。 二、在诉讼中直接受理当事人增加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以外 劳动法,不仅指劳动法相关法典,同样还包括劳动法规,甚至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未排除法规的适用)。因此,笔者认为,劳动法规中关于公积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63.html -
了解详情
要作用,因为这种控制由行政系统以外的人实施,按严格的程序进行,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信赖。立法机关的控制由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 》第3条第2款曾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受理法律规定的行政案件。而事实上由于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律甚少,所以《行政诉讼法》颁行之前,很难说司法审查制度已正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