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以结果倒推故意、以巨额证明诈骗,一审判决书对涉案数额娓娓道来,但对诈骗方法却一笔带过。二审死刑裁定引发了汹涌民意,广大网民黯然神伤,一干学者慷慨激昂。 有限性、最后性原则;这种强制人罪的思路会导致民事欺诈失去存在的余地,因为一旦进入刑事审判,按照现有教义学诈骗罪的构造标准,多数民事欺诈也具有非法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14.html -
了解详情
【2003】沪一中行终字第194号判决驳回。该案的一、二审裁判确立了严重不合理的判断标准。本文拟以二审判决书为对象,秉持中立立场客观描述该判决的逻辑 适性意义。 当然,从媒体梳理和概括正常人判断,存在以媒体直接针对本案的见解,还是以媒体长期以来的见解为梳理和概括基准的问题。如果以媒体直接针对本案的见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23.html -
了解详情
在日本,一审注重事实认定问题,二审是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三审主要是法律统一的考量。 司法实际上无法脱离社会,还存在着综合考量的问题。如果以日本最高裁判 产生如何解决的问题,当然这是一种坏的情况。 另外,现实中法院也常常参加到一般的行政机关的普法活动中,实际上最好的普法就是法官写好每份判决书。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3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本质上已经成立。而不是指泛泛的违法概念,修正案增设这一章,在刑事违法的问题上,必然引发一场冲击波。修正案的这样的规定,倒是与我的观点 不得通过强迫、威胁、欺骗等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能表达真实意思的方式进行谅解。 被害人与近亲属都存在的案件,近亲属可以代表被害人达成谅解,但被害人明确反对的除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补充判决在本案审理范围内予以解决,是否应该设定时间上限制的问题,在理论界和立法上存在差异。肯定者认为,当事人申请法院对裁判遗漏部分作出补充裁决 费用负担是一个可能脱离本案判决而单独存在的错误,为什么法律禁止当事人通过上诉而纠正错误{17}(p.144)?作为二审法院如果能够对诉讼费用如何分担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6.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监督机制,如果检察机关认为法院判决结果与量刑建议差异较大,判决书中不说明理由或所述理由不当的,可据此提出抗诉。四是建立求刑业务考评机制。把量刑 二是完善被害人申请抗诉的相关规定。 3.刑事侦查程序的规范。侦查程序的改革完善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有学者提出目前侦查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享有侦查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1.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的(判例)案例研究 诚然,两国的国情和司法制度存在相当的差异。例如,日本不存在法官素质偏低的问题,因此判决书的质量比较高,判决理由充分,尤其是其中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23-624页;赵秉志、田宏杰:判例的运用与现代刑事司法的发展趋势,载于武树臣主编:《判例制度研究(下)》,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0.html -
了解详情
1月28日,江北区公安局接受刑事案件,并进行登记,领导批示是初查。2010年2月9日,李庄涉嫌辩护人妨害罪证罪(龚刚模案)二审宣判。2010年2月9 个关键之处广受关注。一是侦查机关办案程序存在的问题。卷宗显示,2010年1月16日,江北区检察院收到徐丽军的举报,1月27日,举报材料被移送江北区公安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650.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判决。这几个部分本应当是有机联系,但在这个判决书中存在严重的断裂。法院查明的事实并没有具体的证据相对应,只是笼统地罗列证据。否定被告人辩护意见并没有说出 ,是下一步的事情了。只有找准了合适的罪名,才谈得上量刑轻重的问题。在民事司法领域,也不能给法官太大的权力,不然他们很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将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24.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没有一一列出,只是排出时间表以说明案件发展过程。总结可知其中主要存在的司法体制问题有: 1.司法正义 在中国如果提到司法正义的话就会想到法官、检察官 相关规定:不管处了什么刑罚,罪犯家属取得判决书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要求。1995年聂树斌历经石家庄中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