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 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名单及辩护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诉讼参与人的名单。第一百九十三条 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法庭 )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052.html -
了解详情
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人民检察院应当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并为他们保守秘密。除特殊情况外,人民检察院可以 的内容包括: (一)是否属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二)是否属于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 (三)是否属于正在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461.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第212条);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可以采用保外就医和暂予监外执行(第214条),等等。 与1996年刑诉法 蕴涵。 (三)条约必须遵守原则,又是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添加内容的法理蕴涵之一 条约必须遵守原则,即有约必守原则(pacta sunt servanda),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19.html -
了解详情
也只在可以减刑之列,似乎失之过严。笔者认为,有立功表现可以作为应当减刑的条件,只是减多减少与有重大立功表现不同而已。有立功表现与有重大立功表现减刑 制定的《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第23号令)中,对假释犯的监督管理和考验问题,也作了相应规定。 问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据资格,而不应是作为定案根据的条件。一个证据是否可以成为定案根据,不是排除规则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证据可采性所要关注的问题, 有罪裁判的执行过程中,对于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行中刑罚的变更问题,法院也从不举行开庭审判,而采取极为简易的阅卷审核方式。 可以说,不以开庭审判的方式来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矫正的方式来执行;被判处监禁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符合一定条件,经过法定程序裁定,可以对其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等方式执行,也可以直接由法院判处缓刑,这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8] 冯卫国:《构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若干思考》,载《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79.html -
了解详情
民平等是指对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和普通公民犯罪要一视同仁,公职人员的地位和身份不应成为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的条件;所谓公私平等,是指刑法必须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合营 后很快就可以以有病、立功、悔改好、特殊需要等理由或减刑、或假释、或保外就医走出监狱,有罚不服。这种司法腐败现象是个别的,但却在群众中造成恶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38.html -
了解详情
,也为腐败滋生埋下了伏笔。从实体上来看,这种方式不利于法院正确判断服刑人是否符合减刑、假释的条件。法院要正确判断被判刑人是否符合减刑、假释的条件, [N],《人民日报》,19990920;吴建平、牛正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尹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02.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老年人原本就存在一些不良思想意识,势必使这些老年人由于是非,善恶,美丑观念的混淆,比较容易主动或被动鼓励参与或组织如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行为活动,甚至 小,除个别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外可以使用缓刑。对于身体有严重疾病,符合法定保外就医条件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做出暂予监外执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0.html -
了解详情
参于和大力协助,但由此脱离实际地认识不清二者之间的差异,过分强调、人为拔高监狱管理部门的条件和作用,从而主张监狱管理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负主导作用 教育,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和考核。对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但未构成重新违法犯罪的保外就医等监外执行人员,及时报请省监狱管理局收监;对违反规定但未构成重新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