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明确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 其行为构成受贿罪。因此,该判决认定是否牵强值得探讨。有学者主张,根据故意的不同可以将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共同受贿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分别予以认定: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1.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范围,在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的确相同,但是,在修订后的刑法中,立法者是有意作出 应视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3)挪用公款用于游山玩水、铺张浪费的,是否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游山玩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6.html -
了解详情
不明的犯罪提供基本依据和锐利武器。从198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开始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至今已经有了十五年的司法 。这样,岂不是重罪轻判,放纵了罪犯?如果撤销原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改判贪污罪或受贿罪,则意味着司法机关办了一个错案,这显然是司法机关不能接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9.html -
了解详情
水平的不断提高,贪污犯罪率逐年上升,1988年1月立法机关制定的《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把贪污犯罪和贿赂犯罪并为一类犯罪,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极大 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这一原则,对贪污罪未遂的处罚就考虑以下两点: 1、对“可以”从轻,不应理解为从轻或不从轻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7.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制度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 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中的规定。 [6] 黄太云《刑法修正案(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1.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直接为他人谋取利益而受贿。 2、要针对国家工作人员亲属受贿案件的不同类型,具体分析、认定。 (1)就共同受贿而言,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 利益是否已经实现,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酌解答》也指出:非法收受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0780.html -
了解详情
例。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11月6 日《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第2 条第(三)项曾指出:不退还 的过程中,行为人为窝藏脏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对行为人以抢劫罪一罪定罪处罚。(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8.html -
了解详情
例。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11月6 日《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第2 条第(三)项曾指出:不退还 的过程中,行为人为窝藏脏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对行为人以抢劫罪一罪定罪处罚。(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4.html -
了解详情
尚有余权;其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指出:已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原有职权或地位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1页。[67] 参见周红梅: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载《法律科学》1991年第4期。[68] 参见张兆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66.html -
了解详情
困境 1988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997年修订刑法时,将 和受贿罪。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有着自己的犯罪构成。首先,贪污罪和受贿罪的犯罪主体的范围要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大一些,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