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摘要】案例指导制度在不同的诉讼领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在行政诉讼中,由于涉及到行政机关,案例指导制度所面临的一个 行政机关行使权力违反了法定程序,法院将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而非代替行政机关做出决定。第二,在行政诉讼的框架之下,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59.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助于程序正义的实现和宪法权利的维护。 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都不同的是,刑事诉讼是解决国家与公民个人之间法律争端的诉讼形态。其中,国家有专门的侦查机关来 的供述是公安人员刑讯逼供所致为由,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在第二审程序开始后,二审主审法官经过审查原审案卷后发现,王永东一直辩称自己曾被办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为的行政决定通常不会构成与民事纠纷的交织。第二,作为附属问题出现的行政决定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的关联性。作为证据能力的关联性是指作为证据, 一个法院审理,也没有民事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之分,行政诉讼基本上是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的。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即使碰到行政行为的效力问题,普通法院也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3.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之第一审裁判,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得向第二审法院提起上诉或抗告。但依各该事件所适用的程序,在具有可上诉或抗告于第三审的事由时,则可以径向 不适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民事诉讼乃是解决私权纠纷的程序,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相比,民事诉讼更强调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即民事诉讼更强调当事人进行原则。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10.html -
了解详情
等行为时,与其他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难以获得迅速而有效的解决。 第二,如果国家只是在权利救济的途径上广开法院的大门,而不重视权利救济的实效性,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护的实效性。在更根本的层面上,行政诉讼类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设置,有助于行政诉讼程序的正当性以及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的重新定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0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的初衷。[2][3]当然,肯定论者对此都一一予以驳斥,并认为,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不仅在理论上说得通,从实际情况来看,甚至还很有必要。⑤ 笔者认为, 审判可以简单而高效。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行政审判很难如此简单。一是对法定程序中之法的理解就可能有很大差异;二是审判外因素,使得法院很难做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规定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和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为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 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当出现发回重审程序上的理由时,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则一律进入发回重审程序,而行政诉讼则同样出现了可以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47.html -
了解详情
避法院出于某些目的,为原告或者第三人指定一个过于短的期限从而侵害其举证权利。第二,《规 定》对原告和第三的基本诉讼权利加以限制,依法无据。我国《 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举证而败诉的,二审或再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确认其不具有证明力。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殊性,决定了被告在庭审中所举的证据必须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97.html -
了解详情
于相对人权利的保护。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在行政诉讼中发挥着不同的结构功能,其区分实益在于立法中应根据各自的性质而设计不同的诉讼程序规则。 近年来,实践中出现 ,而客观诉讼以确保行政机关合法行使权力、维护客观的法律秩序为目的的诉讼。第二,法院管辖对象不同,主观诉讼法院的管辖对象为法律上的争讼,而客观诉讼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2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法院的上诉案中,自愿参加以从参加为限。[20]可以参加上诉审的人包括两种,一种是在一审程序中既不是当事人,也未由他人代理诉讼的人;另一种是在一审 ,第342页。 [37]即就他人间之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于第一审或第二审主诉讼系属中,以其当事人两造为共同被告,向主诉讼系属之法院起诉:一对其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