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功能日渐特定化,这主要表现在法律与道德、科学真理、教育和教诲的分离,法律不再靠道德、正义等来合法化,而是通过程序来获得合法性,即通过程序的 这些基本人权逐渐从一种法学思想演变成为实际的法律规定;从一国国内法的基本法律原则发展成为区域组织乃至国际组织的法律文件中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同时,这些国内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12.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自然本体论路径的形而上学,即从自然规律中推导出适用于社会的基本原理,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天道观就属于这种进路;二是 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469页;鲁楠、陆宇峰:《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中的法律自治》,《清华法学》2008年第2期,第5473页。 [26]指英国语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19.html -
了解详情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首先,资产阶级革命借助的思想武器之一就是法律。由于欧洲中世纪的法律极不统一,资产阶级需要统一的法律来发展资本主义,所以借助恢复罗马法,实现了 对于一切国家和任何时代都具有不变的效力。[11]在古希腊人那里,自然法就是一种永恒的正义观念,城邦的法律对于城邦人民来说是至高无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51.html -
了解详情
,1992年。6、安守廉,沈远远(1998):“‘法律是我的明神’:吴经熊及法律与信仰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季美君译,《湘江法律评论》 的思维模式之上,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了古希腊哲学中的本体论追求,即探寻繁纷复杂、变幻不定的现象或表象背后单一的、永恒不变的“存在之存在”。这种本体论追求在伦理学和政治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8.html -
了解详情
中已经隐约地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柏拉图把“法律和社会组织的美”视为一种居于较高层次的“美”[6];在他看来,建立一个城邦的法律是比创作一部悲剧 与仁慈、冤苦与正义伸张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与此相应的复杂而深刻的问题性(Problematik)。[11]在这里,艺术(美)形象地复述出法律世界中的“众多独立而互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2.html -
了解详情
实定法之外根本不存在法。实定法应与道德截然分开,实定法之为法与其是否为理想的或正义的法律无关。[19]法的发展虽受道德影响,甚至许多法律规范直接源自 规范。他们将法律作了成文法和生活中法的区分,把法律范畴归纳为两对矛盾:成文法与生活中的法律,本本上的法律和行动中的法律。他们致力于研究成文法与生活中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6.html -
了解详情
长河中考察,法治社会中的法律又是一种永恒的理性对话过程。[8] 它是一种“对话”(Dialogue),乃是指法律是在各种不同观点及利益之间的交锋与辩论中 [36] 地上的法律固然只是这个永恒法则的不完善的摹本,但它毕竟代表着立法者智慧的结晶,决不允许轻易受到挑战。即使在被誉为西方思想黄金时代的古希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学领域, 人们将法治实践经验以知识的形态确定下来, 所形成的比较系统的法律思想、法律理论, 即为法学思维。科学的法学思维是推动学术进步、法治发展的 的普通法模式。在此模式中, 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面向未来;我们有办法使我们现在的法律传统成为在今天、明天的社会里实现正义的有生力量, 正如它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4488.html -
了解详情
成员的共同生活,并且具体化为国家法上主权统治者与臣民的基本关系。[12]人民意志因此是主权的人民意志和普遍的法律意志。正如自然给予每个人支配其全部肢体的 是当前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之上的民意观与现代政治话语所使用的人民意志。 民意观是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本思想则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核心,其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743.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性需求,侵权法不应仅注意规则而忘却人们内心对责任与正义的社会感受。然而,侵权法在对待财产损害的赔偿时却忽视了这一点,其通常拒绝保护某类财产利益, 页。 [45][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泽,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5页。 [46] 参见[英]哈耶克:《政治思想中的语言混淆》,载《哈耶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