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提起的诉讼程序,应以比照适用特别程序章的一般规定节和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节中的有关规定为妥。由于我国民事立法上的监护制度包括 法学,2001,(6). [3]刘学在.我国民事诉讼处分原则之检讨[J].法学评论,2000,(6). [4][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M].王亚新等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4.html -
了解详情
公益诉讼。 (三)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资格审查 公益诉讼涉及的利益主体不确定,每个人又都具有获得正当司法审判的权利,因此我国法律设计出权利登记程序来保障其 诉讼的规定。 但是,公益诉讼应置于民事诉讼的哪一部分呢?公益诉讼不能放在特别程序中,因为特别程序没有上诉和再审制度救济,而公益诉讼应当是通过普通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9.html -
了解详情
传闻规则是对抗式审判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传闻规则有利于准确裁判案件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诉讼公开、诉讼平等等价值的实现。 b、 可行性:我国的庭审制度已经作出了改革 证的具体法律责任可考虑为1、规定证人拒证的民事责任,即对因证人拒证而造成的费用和损失应由其承担赔偿责任。 2、规定刑事强制性措施,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40.html -
了解详情
审的范畴。维护当事人审级利益是我国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设计的初衷,从而也是发回重审制度设计的初衷。如果案件或案件的部分实体内容未经第一审法院的实质性审理 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请求独立的、合格的、不偏不倚的法院公正审判的权利。参见刘敏:《论裁判请求权: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中国法学》2002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7.html -
了解详情
。 【关键词】民事诉讼;参审制度;陪审团制度 【写作年份】2006年 【正文】 参审制属于陪审制的一种。陪审制则是指由普通公民参与审判的一种司法制度 有所不同;同样也不意味着立法上对他们形式地位的平等性所做出的公开宣称就毫无意义,因为毕竟立法上的平等性是实际平等性的基础。参审员充分地发挥作用,以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9.html -
了解详情
2][10]廖中洪.论中国民事证据发现制度的构建.金陵法律评论, 2004(秋季卷): 143. [3]纪红勇.民事诉讼庭前交换制度初探.法律适用, 2001.(9). [4]刘荣军.美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民商法论丛(第5卷). [5]韩波著.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43.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处境,即便暂时失利,也会有充分的信心通过复议使应回避人员退出审判。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已经形成较为严密的回避制度规范体系。不论是关系回避、行为回避 的侥幸心理,无限扩大了需回避人员的投机空间。偶然发现模式就是我国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运行的潜在障碍。鉴于此,我国民事诉讼的回避事由信息发现模式需要从偶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10.html -
了解详情
差异,法院审判适用法院地诉讼法早已成为公认的法律选择原则,因此程序法协调的必要性就显得并不十分迫切。 诉讼法律制度的差异性,很自然地令人怀疑到民事诉讼规则 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3]这表明项目组期待中国的参与。我国目前已参加有关送达、取证等国际公约,但对民事诉讼的国际协调运动几乎没有任何关注。作为最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但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了对此问题的研究,建立小额审判制度和完善简易程序已成为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是我国民事诉讼走向经济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如前文所述,诉讼的结果在于追求正义,而我国传统的审判方式很难保证诉讼结果的正义。重封闭轻公开;重调解轻判决;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29.html -
了解详情
而法院则主要从国库获得使审判活动得以进行的经费不同。我国法院一方面从国库获得充足经费的情况还不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在民事诉讼的制度上及实践中却存在 收费也就在所难免,此外,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对法院的乱收费也往往采取默许的态度,有的甚至公开下达创收指标,致使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并日益引起了理论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