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违法事实。(65)既然如此,就难以使杀人后的碎尸行为成为提高责任刑的情节。再如,将所谓社会影响作为从重处罚根据的做法,也有疑问。因为社会影响坏并不当然意味着 五口之家,杀死一人、砍伤一人后被制服,在法院核准死刑时,他为了保住性命,以便出狱后杀死被害人全家,是否意味着其特殊预防的必要性减少?其二,赞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
。 其三,渎职罪仅仅属于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刑法56条第一款后段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且不说将渎职罪的犯罪人解释进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中是否有类推解释之嫌从而可能是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即使渎职罪属于等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01.html -
了解详情
,将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分开调查也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和审判规律。例如,在故意杀人罪中,在调查被告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系定罪事实的过程中,有关作案的手段、动机 定罪事实有关(如犯罪中止、预备、未遂,犯罪动机、手段、方法,危害后果,被害人是否有过错,被告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犯罪的地点、时间等),已经由侦查机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99.html -
了解详情
而认为是犯罪。比如一对男女发生通奸关系,事后怕被人告发受处罚,主动向政府自首。这种行为是应予批评教育或受纪律处分的,但它并未触犯刑法,也就不构成 未预见,则对打死队长妹妹的行为定过失杀人罪,应按 故意杀人(未遂)罪和过失杀人罪合并论处;如果已经预见到有可能射中队长妹妹而取放任态度,则应定间接故意杀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5.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与多人实施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行为相区别。仅实施了聚众行为,没有进行斗殴的,可以根据行为的实际危害程度,结合犯罪的具体形态,决定是否按犯罪未遂、 大小、参与程度、主观恶性程度等分别处理,对于后两种情形判处死刑的应特别慎重。(三)没有参与斗殴行为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应根据预谋内容,确定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680.html -
了解详情
杀人罪主犯的责任,而甲的不作为并没有支配犯罪过程,只是使乙的杀人行为更容易实施,因而甲应仅承担故意杀人罪从犯的责任。同时,甲的行为也属于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 计算,而不是从结束对某种对象的非法控制之日起计算。 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否有共犯,尤其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能否认定为本罪的共犯,理论与实务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993.html -
了解详情
│1996年│河南省平顶山市 │周广军等6名特大抢劫杀人冤案 │ ├───┼──────────┼────────────────────────┤ │1998年│河南省开封市 │张少聪故意杀人、王秀云和王秋然包庇冤案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096.html -
了解详情
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998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载明。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被告人犯罪较重(如毒品犯罪、故意杀人犯罪等),论罪应当判处死刑时,能否成立立功,可能决定被告人的生死,至关重要。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69.html -
了解详情
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998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载明。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被告人犯罪较重(如毒品犯罪、故意杀人犯罪等),论罪应当判处死刑时,能否成立立功,可能决定被告人的生死,至关重要。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64.html -
了解详情
候审后这一时间段。因此,对于取保候审后,逃脱取保执行机关的控制,后又主动向公安司法机关投案的情况,是否应当认定自首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 式立法体例,明确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取保候审(参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