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第186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第187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 (即有原则意义的案件和重大案件实行三审终审) ,严格控制再审程序的发动,提高法官素质应成为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十一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 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74.html -
了解详情
都可以对法院的终审裁判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化,是导致法院裁决没有司法权威和再审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体制形成于 情况。 4、审判人员经查证属实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上述再审立案标准,使当事人和法官易于把握并能够及时作出判断,避免了那种“当事人一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经济纠纷案件4760928件,其中上诉270147件,占案件总数的5.8%,其中终审裁判被再审的65442件,占二审案件总数的24.4%,其中原判决被变更的 的稳定和程序的及时终结性要求限制再审。民事诉讼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解决纠纷,便于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反复诉讼,久讼不决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9.html -
了解详情
因新证据而随时被提起再审或改判,“终审不终”,致使已为生效民事裁判固定的民事关系随时被重新拉回到不确定状态,这显然与民事诉讼“定纷止争”的司法 一、二审程序的法官应进一步强化指导当事人举证的工作,科学确定当事人举证时限,并为再审程序法官认定当事人在提出新证据问题上是否存在过错提供依据,同时,借鉴国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6.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中没有关于小额诉讼的规定,小额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未能体现小额案件强烈需求简速裁判的鲜明特征,且法官兼具审理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程序具有选择性,不影响当事人上诉的权利,但如我国未来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其救济手段采取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则在某些方面,对我们还是颇有启发意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6.html -
了解详情
送达程序、审前程序、审理程序、再审程序、执行程序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当事人诉权的司法保障和程序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民事诉讼主体地位的尊重。《解释》主要 对诉前评估、鉴定结果有异议的纠纷;(五)其他不宜适用一审终审的纠纷。 3.根据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关于在立案阶段实行繁简分流的规定,增加规定审理前准备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775.html -
了解详情
确保民事检察监督权的实现,应当规定法院开始再审的时间。 第二步:取消检察机关的民事审判监督权。这一步改革应当建立在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及建成一 整体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在民事诉讼中有三个具体表现:一是参与对法院管辖权提出异议的诉讼,监督法院管辖的合法性;二是对于法院的终审判决,有权为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61.html -
了解详情
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这为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虽然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民事诉讼体系中已经正式确立,但是条款的制定 成功的,可以进入普通程序进行重新审理,笔者更倾向于以复议取代再审,这样更有利于平衡小额诉讼与再审制度的价值冲突。 鉴于新的立法才刚出台,笔者建议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263.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未提申请的情况下,依据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目的在于让法院纠正裁判中一切可能存在的错误,叫做有错必纠。民事诉讼是当事人之间的私权纠纷,如果 再审期限后,法院、检察院可以通过自身监督和抗诉监督途径对案件提起再审。但不要昨天终审,今天再审,朝令夕改。法院的自身监督和检察院的抗诉监督的前提必须由当事人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