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从今年四月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正日趋完善和成熟,也将我国的 研究与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页。 [3]江伟主编:《证据材料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5月版,第244-245页。 [4]王建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19.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 诉讼证据制度,特别是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举证制度,对推进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提高办案质 量和办案效率,均有很重要的 审判实践中难予操作,为进一步完善庭前交 换证据制度,笔者认为,必须制定庭前交换证据规则。其庭前交换证据规则,可从以 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1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使用的资格与证明力问题。前者指证明能力。没有证明能力,就意味着要被排除规则排除,所以就不存在法庭采信问题,也没有证明力大小问题,从而,缺乏关联性的 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 (3)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常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03.html -
了解详情
11]。从司法来看,诚实信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认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中明确将诚信原则作为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的一个基本 整个过程中起着指导性作用,用以指导法院进行民事审判活动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则。 [5]周建华、杨贝《论诚实信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52.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包括完善法官在举证责任部分转移制度上自由裁量权的适用条件、程序与规制规则,还包括完善现有的法定举证责任分配制度。这是因为,举证责任的部分转移是以 ).法学家,2006,(4):85-93.)。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0.html -
了解详情
这 个定义既简单明确,又符合逻辑规则,也不会产生歧义,所以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人民法院要 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时,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时,才由人民法院出面 调查收集证据。因此,当事人所举证据质量如何,是否符合审判案件的要求十分重要。为了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3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在其2001年12月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民事证据规定》)将《民事诉讼法》确立的这一权利具体化,明确了当事人可以 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169页。[9]《美国地区法院民事诉讼规则》第37条对不进行披露或不协助证据开示,如何强制其披露和协助,如何进行制裁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6.html -
了解详情
制,对释明制度性质的认识自然而然就发生了转变。再加上1950年关于民事诉讼继续审理规则第2条规定,当事人有提出主张、举证的责任,按照这一条的 构成使其准确把握其含义的做法是妥当的。[34] 注释: [1]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出台后,释明权问题更加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 [2]厦门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3.html -
了解详情
地规定了各种特殊侵权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各自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了以下8种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 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程序事项。(二)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我国《证据规则》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12.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受当事人主张的限制,答辩状仅仅视为发现案情的手段,是否按期提出无关紧要,因此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然而,随着法院 ,同时,还应在书状上按证明的事项记载自己所持有的基本证据。[13]日本新民事诉讼规则还对一些特殊案件所应提供的书证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