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应当保留听取申请人意见等基本要素,只是不采用双方当事人对质辩论的方式。一般程序则采用开庭审理的方式,适用直接言词原则,允许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展开辩论 理论、实践与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3][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M].杨明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39.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者的法官,当事人也应当积极推动诉讼的续行直至诉讼终结。简而言之,当事人的程序保障一方面赋予当事人充分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确保当事人参与的实效。由此,当事人的程序 学者以卢曼的关于法的自我复制和自我生成的观点为基础提出了程序自治的含义,即指一种法律程序与其外界环境相对隔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5.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生效裁判因证据的变化而应予再审或改判,但对一个善意的信赖法律程序并依程序行事的当事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法院也无法容忍自己的正常程序被 二审程序的法官应进一步强化指导当事人举证的工作,科学确定当事人举证时限,并为再审程序法官认定当事人在提出新证据问题上是否存在过错提供依据,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55.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针对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寻求人民法院的司法保护,从而启动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被告则在法定期限内,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书面应答和抗辩。而 日内,广义上讲,也仅限于开庭审理的法庭调查阶段。 二、我国现行诉答法律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9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时所考虑的重要价值,也是司法活动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⑤。法律程序本身是分配资源的市场,诉讼的发动和适当进行由当事人及其律师根据自己的利益考虑 合意的作用。使诉讼的公正性、科学性大大加强。 (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体现了对程序正当性价值的追求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确立了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39.html -
了解详情
参考文献】 {1}吴卫军,任永芳.刑事诉讼中的效益原理以审前程序为视角的比较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6(3):97-102. {2}季卫东.法治秩序 }{美}米尔伊安R达马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法律程序{M}.郑戈,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6. {6}陈瑞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济利益、被挽回的经济损失,也包括法院通过诉讼对合法社会关系的保护,对法律程序的维护及对纠纷的预防和抑制作用等等。影响诉讼效益的因素也是比较 审判方才能主持公道,不偏不倚地听取双方意见,客观地作出事实认定,准确地适用法律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当代西方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只是在发挥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29.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法定的资格;鉴定人的鉴定活动不能脱离法律程序;鉴定的结果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提出并终将被运用到法律性质的活动即诉讼中。实际上,司法鉴定是 ]法制日报,2005-06-08(1)。 [4]卞建林,郭志媛.规范司法鉴定程序的立法势在必行[J].中国司法鉴定,2005,(4):5-9。 [5]上野正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0.html -
了解详情
。而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1年7月1日起实行较规范的《海南省法院庭前准备程序规程?试行?》。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集大成者,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1日印发了《 的,迟来的公正不是公正。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任何一套法律程序,之所以是公正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至少和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81.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发生主要还是以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为起因。在尊重基本人权的正当法律程序中揭露和证实犯罪,是公诉人的主要职责。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出于 人身伤害的被害人或者伤害致死的被害人近亲属进行心理辅导或干预;对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照顾被害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临时住所;帮助被害人了解诉讼进程的司法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