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畅的进行。善意取得制度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产生的。德国民法典以及后来的一些民法典中,均在确认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大前提下,肯定善意取得制度。22另外 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③] 于海涌:《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保护的基本原则》,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4期。 [④] 孙宪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29.html -
了解详情
后行使请求权,谁将承担责任。二是所有人责任说。这一观点的基本思想是,费用应该由造成妨害的所有人承担。若占有人非基于本意占有,则只要占有人容忍所有人 效率价值的同时,有效运用了侵权请求权所蕴含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使二者在物权保护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因此,笔者建议我国物权的民法保护采纳该种模式。 四、物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20.html -
了解详情
妨害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等。应当说,该建议稿吸收了有关物权请求权的理论研究成果,设计了物权请求权的基本框架,有其成功之处。但详加分析,却有如下纰漏 请求返还原物的情形,将可能发生权利主体虚位或法律规则之无意义问题。 至于确认物权的请求权,因其为诉讼权利性质,本应由诉讼法规定。如将之视为实体权利,则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3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建设必须考虑到交易安全这个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2)物权变动实际上使得一个特定物上的法律关系发生更新,一个有效的物权变动能够使得物上原来的 在任何意义上都能够证明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合意”,而这种合意没有任何违背法律的情形,所以依据这种公证来确认当事人之间物权变动的有效性在法理上没有问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94.html -
了解详情
公示原则的功能。在此之上,公示原则在微观上通过提供公开、法定的信息,指引当事人确认权利实象,提高物权变动的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在宏观上,公示原则为 发展的需要,而在现代物权法中应运而生的基本原则。它维护着公示与公众间既存在法律信用关系,“善意受让人出于对公示的依赖,应当取得物权。否则,连法定方式都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06.html -
了解详情
,未经国家登记机关的审查确认,当事人之间的物权不会发生变动。表面上看,国家机关的审查和登记可以决定物权的变动。国家通过登记控制了物权的变动,当事人如果想 体系方法》,《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2期。 [41] 钱明星:《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42]田山辉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5.html -
了解详情
。当然,物权法作为私法,也要贯彻私法自治原则,如确认物权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自身的意志设立、变更以及转移物权,每个所有权人和他物权人可以依法自由行使其 中必须注意到动产和不动产在某些方面应适用共同的规则,例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的请求权制度等对动产和不动产都是适用的,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对动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94.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不许国家干涉个人意思自由。第三,讲求个人的真实意思。[[9]]至此,意思自治成为了私法的基本原则,进化成为私法自治,支撑着整个私法体系。 对于私法 还有一些法律行为于意思表示以外,还需要与其他的法律事实相结合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如物权的转让。按“五编制民法典”的顺序,以《德国民法典》为例,私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80.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物权法正处于重整阶段,我们必须将物权法定仍然作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确立我国物权的基本类型和体系,以建立财产流转的统一规则和安全体系。但在适 实践中通过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尤其是通过司法判例的形式对现存的物权种类和内容进行与时俱进的确认和保护,才能体现出法律的先进性,这也是我国物权法应坚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63.html -
了解详情
对该物再享有该种权利,这意味着具有相互排斥性的权利不能同时存在。为了确认物权的归属,为了确立物权的支配性、排他性,物权法确立了一物一权原则;再次 得到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交易便捷与交易安全作为物权变动的基本原则又是统一的。尽管在整个交易秩序中,交易安全具有更高的价值,交易便捷应服从服务于交易安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