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第2、3、4、5款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前科消灭:(1)被判缓刑的人考验期届满;(2)被判处比剥夺自由更轻刑种的人,服刑期满后一年 是否真正遵纪守法、改过自新。建议我国借鉴俄罗斯联邦刑法中的考察方式,以有前科人未犯新罪作为表现条件来考察其人身危险性是否消失。 3.前科消灭的效果 设立前科消灭制度的宗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80.html -
了解详情
了全部非法经营活动,系主犯,应当对所有涉案非法经营额负责;被告人张雷在王佳被羁押期间,参与160余万元的非法经营并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被告人金芳作为公司其他 ;对于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被告人王佳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并予以数罪并罚。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190.html -
了解详情
不予起诉,终止诉讼。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要求接受法院审判,或者在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或者发生严重违法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应即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其中 并听取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发现一审或二审判处被告人死刑不当的,可以在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期间提出书面检察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拟不核准死刑的案件,应当在作出不予核准决定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法律年鉴》中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2002 -2005年期间,每年生效裁判中宣告无罪和判处免刑、拘役、缓刑、管制、单处附加刑的被告人数占当年生效裁判所涉 种情况,则应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1)嫌疑人故意犯新罪或者有漏罪,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2)嫌疑人在考察期内未履行附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70.html -
了解详情
,届于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对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是从一重罪定罪处罚。因此,对于实施此行为的,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四) 本罪与 宣告缓刑或者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或者管制执行期间从事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特定活动,或禁止其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1936.html -
了解详情
计算;给予判处刑事处罚的,应从所有刑罚均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给予判处缓刑、假释的,自考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给予被赦免的,应从赦免之日起计算。对于 内,具有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是否有良好的表现,即是否在犯新罪。如果行为人表现良好,未再有犯新罪,在法定期间过后,则可要求解除前科。因此,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915.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人生。 前科消灭制度的构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时间条件。前科消灭期间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刑罚的轻重和刑期的长短而确定,具体可分为三种制度 消灭,未成年人前科随缓刑考验期满而消灭,未成年人前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一段时间而消灭。第二,悔改条件。如果前科考验期间内没有再犯新罪,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406.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人生。 前科消灭制度的构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时间条件。前科消灭期间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刑罚的轻重和刑期的长短而确定,具体可分为三种制度 消灭,未成年人前科随缓刑考验期满而消灭,未成年人前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一段时间而消灭。第二,悔改条件。如果前科考验期间内没有再犯新罪,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16.html -
了解详情
论处;犯罪嫌疑人被起诉后或被判刑以后及服刑期间,出于悔罪又主动交待了未被发觉的罪行,不论是同种罪或非同种罪,都应以自首论处。 我国现行刑法显然是 、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系正在服刑的罪犯,这是毫无疑问的。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因此,缓刑、假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9.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法院基于一定的条件,对宣告判处罚金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间内暂缓刑罚的执行,缓刑期内没有发生撤销缓刑的情况,其罚金的宣告失去效力的一种制度。其适用 和撤销条件,可以参照我国刑法关于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从严掌握;撤销条件是在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及违法违纪应当受行政处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