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明:一是对起诉要件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法官可告知当事人相关规定并要求其补正,不应当动辄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二是如果 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有人对此可能会质疑,认为降低起诉的门槛,会使行政诉讼案件增多,降低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增加诉累,人民法院也难堪重负,但是,正如英国著名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1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对行政行为中的事实认定是逐渐加大审查的力度。 目前,行政诉讼中对两方面的讨论较多,一个是关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可以看作是横向方面,另一个是审查深度 对于这类事实,因行政机关无权审查和认定,但又涉及第三人的权益,行政主体应对该权益予以充分关注,留有全面救济的余地和途径,可告知民事争议当事人先行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6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探讨。 一、行政公诉制度建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行政诉讼制度建立和存在的根据是监督、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作为该制度基本 ,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的途径、纠正惩治的措施。对此,可通过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由行政公诉人作为国家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对行政机关违法侵犯公共利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95.html -
了解详情
第1款第5项规定: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政“误”,而应该通过赋予公民以请求权的方式、强调公开信息是行政机关的一项义务等综合途径才能解决。[24]杨福忠:《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22.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对行政行为中的事实认定是逐渐加大审查的力度。目前,行政诉讼中对两方面的讨论较多,一个是关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可以看作是横向方面,另一个是审查深度 对于这类事实,因行政机关无权审查和认定,但又涉及第三人的权益,行政主体应对该权益予以充分关注,留有全面救济的余地和途径,可告知民事争议当事人先行解决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51.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决定不批准公民的申请,必须说明理由,并告知有关的救济途径。如果公安机关在规定的时限内未能作出决定,则视为其同意公民的申请。9从程序公正的 。列举的方式也容易为行政机关规避审查提供可能性。因此从长远看,有必要以“概括”的方式规定对行政决定进行审查的范围。第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程序制度方面仍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42.html -
了解详情
》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就从国家 一是修改我国相关的法律,赋予法院对终局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二是不再授权行政机关的终局裁决权,以此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WTO保持一致。4.2.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1.html -
了解详情
控制在国家《药品目录》乙类药品总数的15%以内。[⑧]这样的规定,明确了各级行政机关在确定药品目录中的职权界限。 此外,民政部以及各地民政部门也进一步完善了相关 包涵复议、诉讼等方式在内的救济途径已基本存在。但是,在具体的保障过程中仍存在瓶颈之处。以诉讼为例,由于现行行政诉讼制度的制约,法院在福利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9.html -
了解详情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向有关部门 安置协议的,纠纷当事人应该先申请行政裁决,对行政裁决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以居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01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授权。所谓法律授权,是指依法定授权而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亦即,只要是依法成立,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 进行民事活动引发纠纷时,就应当提起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司法审查。第二,纳入行政诉讼司法审查时并不排斥基层人民政府的调解。基层人民政府有权对村民反映的事项进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