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行贿人的非公务员身份,对行贿人实施的事实上的受贿罪教唆行为以行贿罪进行评价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否则,相当一部分的行贿行为就可能被认为属于行贿罪的正犯与受贿罪的 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主张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致使正犯堕落而陷入罪责与刑罚的责任共犯论,说明非身份者加功于真正身份犯时作为真正身份犯的共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2.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法学界的看法,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原则为刑法基本原则似乎已成公论;有的学者还提出罪责自负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是因为这一原则也难脱引申“罪刑相适应”原则之嫌。故不敢妄作定说。2.下面,笔者拟对上文业已论定的原则用比较的方法做一深入研讨.从法律体系上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52.html -
了解详情
此类受虐妇女杀人命案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及其相关近因,[1] 指出: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此类受虐妇女杀人并不一般性地等同于死罪、更不当判处其死刑。在 规制的其他任何“排除犯罪事由”之中。有鉴于此,结合当前中国刑法学界关于重塑中国犯罪论体系的主张,我们设想,可考虑在刑法总则的排除犯罪事由之外,增设特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为由,对其作出超越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程度的判决,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刑事制裁体系必然存在刑法基本 再犯罪的需要、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 [29] 赵秉志,商浩文.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与刑法调整[J].法律科学,2015, (3). [30] 敦宁.后劳教时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256.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罪同样也应当被纳入我国的犯罪圈之中。 三、法定刑的轻刑化改造 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出发,在对我国现行刑法典规定的犯罪圈进行轻罪化 风险刑法观的反思[J].人民检察,2011,(3). {19}吴富丽.刑法谦抑实现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20}梁根林.刑事法网:扩张与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631.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已有长达20多年的本土化发展,可谓是我国刑法学界在罪数论或者竞合论研究中最为充分、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个领域⑼。且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业已成为法条竞合理论中 情况下可以适用一般法,而这一特殊情况是指当一般法法定刑高于特殊法时,适用特殊法明显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场合。而且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对重法优于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698.html -
了解详情
也无法得以发挥。⒃另外,此说观点认为将后行为认定为犯罪中止形态能够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⒄ 若按他们的观点评价前文的案例,甲引起了危险状态出现的投毒 说符合规定 将既遂后中止的情形认定为犯罪中止并不只是理论上的呼吁或者解释论上的努力,我国澳门刑法典便明文规定既遂后可以成立犯罪中止。澳门刑法典规定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45.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的犯罪分子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判决结果偏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同一案件中不同犯罪分子之间量刑失衡的弊端。但是,毋庸讳言,这种做法并不 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23]参见胡云腾:《论量刑情节的适用》,载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探索》,群众出版社19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13.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的犯罪分子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判决结果偏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同一案件中不同犯罪分子之间量刑失衡的弊端。但是,毋庸讳言,这种做法并不 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23)参见胡云腾:《论量刑情节的适用》,载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探索》,群众出版社19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296.html -
了解详情
5条对该原则作了明确的规定。 那么,严打期间要求从重处罚是否有违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呢?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认为,从刑事法治的要求看,即使在严打期间 4)应注意从重处罚的幅度。罪行有轻重之分,从重的处罚幅度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不论犯罪情节、危害程度、悔罪表现等一概从重,也不能一概地顶格处理,即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