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交接造成损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3、不可抗力解除权:《劳动法》没有提到不可抗力解除权,但我国《合同法》对不可抗力解除劳动合同却有明确规定。所谓因 ,或战争、罢工等社会事件以及法律、政令的变化等等,导致合同继续履行已不可能而解除。笔者认为,不可抗力也是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之一。 劳动者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88.html -
了解详情
。20按照当时侵权法上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当事故的发生归因于受害人的过失或者不可抗力时,不存在赔偿责任。而在现代工业事故中,这样的无可补偿的损害案件占有 的比例。例如,在德国1887年-1907年工厂事故统计中,归因于工人的过失和不可抗力的占历年总数的70%以上。21因此,大量的受害工人得不到法律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85.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 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54.html -
了解详情
近代合同法大原则中的例外原则。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情事变更原则包括不可抗力与狭义的情事变更原则。情事变更原则是法律效力发生原因的法律要件(法律行为或 ,减少裁判的任意性,减少滥用的危险。 四、结语 情事变更尽管在理论上与不可抗力、商业风险和诚信原则容易区分,但在司法实践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弄清其变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6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规定的特别事由而主张抗辩,从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和规定来看,一般只承认不可抗力和受害人重大过错作为其法定抗辩事由,而不承认受害人的一般过失和意外事件作为 的高度危险作业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高度危险作业致害责任的抗辩事由主要包括不可抗力和受害人的故意。作业人在具备以上二个抗辩事由时,可以对造成的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30.html -
了解详情
。而追究责任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当数司法途径。诚然,地震属于不可抗力,其可能构成民事责任免除事由,但这并不影响相关责任人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作用。 3.免责事由 免责事由,是指减轻或者免除行为人责任的原因。毫无疑问,不可抗力是大地震中侵权责任的主要免责事由。我国《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36.html -
了解详情
在给付障碍的情形下,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英美法系国家则用合同落空原则解决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问题,确认合同解除。但这种解除不经过当事人的解除行为, 后果。因而无论从各国的通行作法还是从法定解除自身内涵看,均没有必要将不可抗力单独列为法定解除条件之一,我国将其单独列出不利于法定解除立法体系的简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34.html -
了解详情
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负责,债务人得依法律规定提出特定之抗辩或免责事由(例如不可抗力等)。(二)我国合同法确立严格责任归责原则的合理性我国《合同法》将违约 事由并不相同,遵循严格责任原则并不排除以过错为归责事由,因而,严格责任原则与不可抗力等免责事由及《合同法》所规定的其他以过错为承担违约责任条件的条款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4.html -
了解详情
在给付障碍的情形下,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英美法系国家则用合同落空原则解决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问题,确认合同解除。但这种解除不经过当事人的解除行为, 后果。因而无论从各国的通行作法还是从法定解除自身内涵看,均没有必要将不可抗力单独列为法定解除条件之一,我国将其单独列出不利于法定解除立法体系的简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2.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3在审判中应注意区别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中除不可抗力外,还有依法执行职务、实施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均为法定 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免责事由是发生了情势变更,情势变更原则的中心意思是,除不可抗力外,因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的客观情势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履行合同将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