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对社会本位的日益关注必然衍生出公共利益原则,公司及其行为的价值追求不再仅仅体现为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只有在符合社会整体功利 实现两者之间动态的平衡。例如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诉讼,按照公司自治理论,股东之间关于公司是否解散完全属于公司内部的一种契约性安排,国家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44.html -
了解详情
时,取得此种股份的继承人;(3)在具备派生诉讼原告资格的法人合并、分立或解散时,继受该股份的人。此外,在诉讼过程中,原告须持续持有股份,不得出现中断 诉讼的当事人》,《前沿》2002年第11期。 [43]段厚省:《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地位》,《法学杂志》1998年第5期。 [44]罗培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81.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务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却十分困难。一般来说,董事在违背了对公司的忠实义务或注意义务的同时,也违反了股东成员权契约(The Shareholds Membership 之诉;10 股东协议违反之诉;11 强制公司解散之诉等。而以下5种情形,则股东只能发动派生的诉讼:1 对既遂之越权行为的损害赔偿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72.html -
了解详情
、职员和全部股东有约束力。当诉讼委员会向公司董事会作出书面报告时,特别诉讼委员会便自动解散。四、进行诉讼股东和公司在进行诉讼前,都要考虑以下的因素 公司所提供利益的股东[11]和用明显极为不公正发行价格认购股份者[12].关于代表诉讼的对象,日本学界存在两种观点[13],第一种认为,所有董事违反义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65.html -
了解详情
之违反之诉;10股东协议违反之诉;11强制公司解散之诉等。而以下5种情形,则股东只能发动派生的诉讼:1对既遂之越权行为的损害赔偿之诉; 束手无策,而司法部门对此却无所作为。尽管行政监管部门常祭行政处罚之剑,但对于遭受损失的公司和股民们来说,却于事无补。现实的需要已经推动民事司法部门在实践中进行探索,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6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为报告。 五、《公司法》第182条规定的股东诉请公司解散之诉,此类诉讼以公司为被告。 六、股东依法可以直接提起的其他诉讼。 ,进而间接损害股东利益的适用《公司法》第151条的规定,股东可以依法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公司法》第152条规定的是针对股东利益受到直接损害的情形,股东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676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异议股东评估补偿权诉讼;公司设立不能诉讼;股东代表诉讼;公司司法解散诉讼。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公司诉讼实践的多个难题。 从具体规定上看, 以及如何“接近司法”(access to justice)的问题,即《公司法》苦心设计了多种诉讼制度,这些制度设计也确是实践急需的,但由于技术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659.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 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等情况下,股东可以直接提起诉讼”。另《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065.html -
了解详情
年以后创设的近民法庭(juge de proximit)受理4000欧元以下案件。日本的小额诉讼程序仅适用于金额在30万日元以下以金钱支付的财产案件。[7]德国法院 民事事件,以及公司法规定的商事事件,如股东会决议的撤销、许可阅览公司帐薄、公司解散、指定清算组成员、清算方案的确认、清算报告的确认等。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3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股东大会的权限比其它国家要大得多。股东大会不仅对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公司章程的修改、以及董事、监事的任免等重大事项有决定权,而且有 对股东大会负有忠实义务,其二则是加大股东权力,如规定股东的代位诉讼。12 这表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应当从内部权力制衡来衡量,而不是以是否是董事会中心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