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体现在对投资人实际拥有的钱款的吸收上。其他犯罪的处理也可以作为借鉴。如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数额只计算犯罪的本金而不计算犯罪的利息,其他诈骗类犯罪也是 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朱晓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数额的认定》,《检察日报》2009年5月19日。 [4]前引[2],张晶、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3.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也是体现在对投资人实际拥有的钱款的吸收上。其他犯罪的处理也可以作为借鉴。如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数额只计算犯罪的本金而不计算犯罪的利息,其他诈骗类犯罪也是 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③朱晓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数额的认定》,《检察日报》2009年5月19日。 ④前引②,张晶、顾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26.html -
了解详情
,在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催收不还的认定标准对于一般的恶意透支案件仍具有参考价值。在这里,对收到 将恶意透支行为独立成罪,以与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的信用卡诈骗罪相区别。(注:苏正洪:《论犯罪型的恶意透支之认定与处理》,载《上海市惩治和预防金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笔者以为,A与C签订合同之时的确有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似乎有一定的欺骗因素在内,但是,该行为是否能够被评价为刑法上的诈骗罪的实行行为,不无疑问 为此假设的案例。 ⑺⑻⑼徐琳:《双重抵押、买卖中诈骗行为的认定》,《商场现代化》2009年3月(下旬刊)总第570期。 ⑽⒃[日]大塚仁:《刑法概说(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4.html -
了解详情
,和诈骗罪属于法条竞合关系但不属于金融诈骗罪的合同诈骗罪,也是以数额较大作为罪与非罪的区分点,但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认为 第6、7条),已不再具有司法效力;但是,三年的有效时间已足以使之对大量案件罪与非罪的认定产生深远影响,故仍然在此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⑺参见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63.html -
了解详情
贷的按合同诈骗罪定罪处刑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的。这种同一行为方式、不同处理方法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存有先例。如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 业务的主体均为单位,在我国刑法未将单位纳入贷款诈骗罪的主体范围之内的情形下,认定单位成立贷款诈骗罪有先科学性和精准性。 5.通过各种手段,逃避金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63.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对于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应当按照合同诈骗罪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该观点认为应灵活对待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与适用,不能单纯以 非法控制以骗用、获取其他不法利益。在贷款诈骗罪的认定中,主要围绕行为人贷款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刑法第193条规定的诈骗手段、贷款是否按贷款用途使用、是否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45.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借用白建军教授首创的关于贷款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标准——三点一线法,笔者试用所谓的“四点一线法”作为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依据。所谓的 的四个判断标准也是一致的。三、集资诈骗罪与其他犯罪的综合比较1.集资诈骗罪vs.合同诈骗罪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是指已非法占有为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6.html -
了解详情
,在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催收不还”的认定标准对于一般的恶意透支案件仍具有参考价值。在这里,对“收到 将恶意透支行为独立成罪,以与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的信用卡诈骗罪相区别。(注:苏正洪:《论犯罪型的恶意透支之认定与处理》,载《上海市惩治和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09.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31.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 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八)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6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