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和上级公安机关共同监督,对违反规定使用科技侦查手段所获取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得用作定案的证据。 (二)证据能力规则 《修改刑事诉讼法决定》规定, 侦查模式若干问题思考》,载侦查论坛(第一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16]刘静坤:《积极应对新型犯罪挑战的侦防对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731.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于选择性不执法这一侦查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新刑事诉讼法没有进行任何应对性修改举措。比如,为解决立案或者撤案监督不力的问题,学界普遍主张赋予检察机关在公安 机关擅长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规避不利于侦查取证活动的法律规定,因而该条文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朗,尚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43.html -
了解详情
对侦查机关不立案的监督机制和对检察机关不起诉的制约机制时,没有增设被害人对侦查机关撤案决定不服的监督制约机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人权比较法考察[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187.) [7]从被害人视角分析我国刑事案件撤销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参见:兰跃军从被害人视角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69.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这不仅仅是出于解决我国强制侦查措施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对策考虑,更重要的是基于调整侦查权与审判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健全宪法权利的 出版社2006年版,第478页;徐静村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16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06.html -
了解详情
.9%,两项合计占86.5% {1}。这些案件实际上都是没有逮捕必要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律师权利监督的虚无化 这方面的表现有:1.权利监督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往往比较简单,上一级检察机关难以从中审查出问题。 由于上述诸问题的存在,导致逮捕适用中出现一系列偏离逮捕制度设计初衷、以牺牲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02.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律要求雷同那也纯属巧合。例如,在立案监督中,公安机关不向检察机关报送立案备案材料或者立案情况报表,检察机关通过被害人的申诉途径获得公安机关不依法立案的 法官的预断或者偏见。 为了排除法官的庭前预断,起诉必审(刑事诉讼法第150条)造成分流功能受限,有违人权保护目的。在对策上,一是采日本起诉状一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1.html -
了解详情
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两条及我国刑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原则和罪行相适应原则。由前面的举例却可以看出,由于上诉不加刑制度的存在,使得 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2月版,第232页。 [17]樊崇义主编.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2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6.html -
了解详情
看,是民事赔偿问题,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样,属于民事诉讼的性质。但由于这种赔偿是与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相联系的,其成立以刑事诉讼的存在和原告的 也没有上诉权,只有请求抗诉权。而请求检察院的抗诉权利,要受到检察机关的制约,因为人民检察院主要是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审查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不取决于被害人的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3.html -
了解详情
社实施监督,但因多种原因使部分村社成为被监督的真空地带,助长了村官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 3、立法不完善,惩处不力,法律空白使村官腐败钻了空子。 改革 了《刑法》修订后,对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难以追究刑事责任的空当,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操作性的问题,根据现行刑法,对农村基层组织成员在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188.html -
了解详情
的正义责任。法律关于刑事诉讼中公检法机关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程序设计,本身就含有通过层层把关来避免冤假错案的立法精神。如果立案、侦查环节出现问题,完全还可以通过 核心的内容,它是司法公正、司法救济、司法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我国宪法所确立的独立审判原则,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不足即社会经济条件不具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