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约定”条文,这就涉及到法律问题了。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 是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调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提高工作强度,借口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 这就意味着用“末位淘汰制”进行解雇并不合法,企业不能通过自己制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47.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作年限挂钩。关于经济补偿金,有多种不同的学说分类,可谓众说纷纭,经济补偿金的性质在法律上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比较了经济补偿金与违约金、赔偿金的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补偿金的法律规定 (一)劳动合同解除 1、协商解除 依据《劳动法》第24条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5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39.html -
了解详情
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三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当事人 的,应当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支付劳动者竞业限制期间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支付办法由双方协商。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412.html -
了解详情
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为由,向用人单位主张一个月工资赔偿的,不予支持。27.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向劳动者发放年休假工资或高温津贴, 合同经济补偿或赔偿金时,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不再以《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为界分段计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825.html -
了解详情
判例的支持!) 由于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侵害劳动者权益而解除劳动合同和除此之外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在用人单位法律责任上有很多差别,在有的案件中,虽然劳动者提起 几次,因为即使律师,如果没有对相关问题有深入学习,也会计算失误。 3、在计算加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问题上依据失误。 本案中,李某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683.html -
了解详情
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为由,向用人单位主张一个月工资赔偿的,不予支持。 27.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向劳动者发放年休假工资或高温津贴, 合同经济补偿或赔偿金时,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不再以《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为界分段计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31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发生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 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条款约定的义务后,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标准支付经济补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297.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一、《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补偿金的法律规定 (一)劳动合同解除 1、协商解除 依据《劳动法》第24条与《违反和 ,笔者把第三十八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称为劳动者不需提前通知的解除劳动合同。 [2]傅静坤.劳动合同解约金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84.html -
了解详情
和宗旨,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服务大局、应对危机的职能作用。对于历史遗留的劳动问题,要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4、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功能 合同纠纷案件时,既要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和辞职权,又要尊重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要引导劳动关系双方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既要防止劳动者不诚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478.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2.4 劳动合同的解除问题 从《劳动合同法》的法条上来看,仅规范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条款就占了十五条之多,并在第 合同的纠纷中,用人单位必须有证据证明其行为符合上述规定,才能避免因证据缺失造成的法律风险。 试用期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4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