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 ,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522.html -
了解详情
发工资条,违规! 单位到底该不该给员工发工资条?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 能显示单位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工资,这些都在工资条中能够得到体现。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9266.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第(三)项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第(四)项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 。风险提示及预防方法: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或个体工商户与学徒、帮工之间发生的下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568.html -
了解详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 提出异议的话,视为接受新岗位。 除了以上的情形,用人单位擅自将劳动者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以书面快递或者邮件的方式向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318.html -
了解详情
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工作 (一)由于行为人逃匿导致工资账册等证据材料无法调取或用人单位 (三)企业将工程或业务分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该单位或个人违法招用劳动者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向具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236.html -
了解详情
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工作 (一)由于行为人逃匿导致工资账册等证据材料无法调取或用人单位 (三)企业将工程或业务分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该单位或个人违法招用劳动者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向具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978.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5)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6)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339.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二条 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 二万元以上的;(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83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所赋予的调查取证权的力度不够。这样不仅不能作出对用人单位罚款并支付劳动者工资及赔偿金的行政裁决,而且即使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法律法规的意识和劳动法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的。政府、工会、劳动学会等机构可以组织企业举办经验交流尤其是企业制度建设方面的交流,还通过咨询机构、仲裁、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906.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来判定其违法故意。因此可以规定:用人单位或雇主有支付能力,拒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拒不交纳应当由用人单位或雇主交纳的保险费,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是人身危险性与客观危害结果有机结合的理论。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本文认为,用人单位或雇主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