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延期审理或者重新鉴定。 对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人,人民法院应当通报司法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 第八十七条 对案件中的 报告的审查与认定,参照适用本节的有关规定。 经人民法院通知,检验人拒不出庭作证的,检验报告不得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第六节 勘验、检查、辨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682.html -
了解详情
其不利的鉴定意见,动辄就提出异议,且依法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这样,极易出现浪费诉讼资源的情况;二是经法院向鉴定人发出通知后,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 事实的依据,极易导致判决结果损害一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出现。因此,对于鉴定人需要出庭的,建议出台司法解释强制鉴定人出庭为妥。四、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328.html -
了解详情
,为自己进行辩护;法官处于中立地位,居中裁决。在这种抗辩式的诉讼模式中,司法鉴定人则是当事人的科学助手,又被称之为专家证人,往往通过自己在某一特殊领域 规定具体的法律责任,也未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鉴定人的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做出规定。实践中,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比率很低。因此,有必要在修改《刑事诉讼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06.html -
了解详情
出庭之外,证人如负有代理、辩护等特定职责或具有直系亲属、配偶等特定身份,亦可不出庭作证。 2、明确规定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我国现行立法未规定证人 :对证人要依照《证人、鉴定人补偿法》予以补偿。考虑到我国财政经费紧张,可根据受益者承担的一般法律原则,证人出庭的费用由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一方负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8.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提供证据后分别提请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出示证据,宣读未到庭的证人的书面证言,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另外还分别规定了对证人、鉴定人发问顺序,即先由提请传唤 的询问,是对抗式诉讼法中直接言词原则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控方提供的证人作证时,绝大多数案件证人都没有出庭作证,而只是由控方在法庭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94.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向被害人发问;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申请传唤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 的证人保护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证人作证的义务,但是在立法和司法上对于证人保护都很不完善,这是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重要因素之一。《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2.html -
了解详情
在见证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发生争议时侦查人员有义务出庭作证。 4.应规定见证人的人数。对于见证人的人数,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但相关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均规定见证人应该为两人。笔者在前面已经主张见证人应由律师和鉴定人担任。但是,考虑到资源的稀缺性和合理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10.html -
了解详情
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由于该条规定没有对何谓确有困难作出明确界定,再加上有其他诸多原因的综合作用,证人出庭作证的比率极低,书面作证的情况比较普遍。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无疑是同口头审理主义的要求相违背的。第三,在鉴定人作证问题上,我国民事诉讼法采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8.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注意防止这种倾向。 (2)落实和完善捕诉联动机制。捕诉联动是在现行的检察体制下,侦监部门与公诉部门相互配合,全面介入从刑事立案开始至侦查终结 证明要求应当更加严格。同时,基于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强化死刑案件法律监督的角度,必须加强和完善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鉴于目前被害人、证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83.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的根据。为了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法普遍强调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等都必须出庭作证。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传闻证据规则和直接言词原则均要求 的诉求下,以司法改革为切入点,围绕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有必要建立适合我国刑事诉讼实践的传闻证据规则。(一) 法律修改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于审判外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