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反的立场上排斥、限制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目前,行政审判形势不容乐观,2000年全国行政案件受案数下降。摄于强大的行政权的控制,老百姓不敢告、怕告 的应有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反之,行政审判过分放纵行政权的行使又会造成行政权的滥用。如何把握好行政审判的度?只有站在维护社会正义的立场上,把案件放在整个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6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契约,就是利用行政合同处理行政事务的新方法。对行政权的控权控制,也从偏重、依赖司法审查到司法审查与行政程序并重,通过行政程序实现自我监督约束, 口头申请方式。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机关应当公示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的规定,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示范如何填写,并应对申请人的提问作出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49.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在行政法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具有一定职权并可设置机关以便行使,藉此实现行政任务的组织体。[2]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行政主体是 原因即在于行政主体能够凸现行政法是规制行政权的法,行政法学是研究对行政权进行规制的方式的学科。行政权虽仅为行政主体统治权的一种作用形式,但在行政法学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3.html -
了解详情
服从成本,延缓了行政目标的及时实现),反而会因为迟延答复或者忽视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而导致行政相对人权益受损,另外还容易孳生腐败。因此,行政程序成为现代行政法 利己的偏好,如果与该许可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回避的话,在私利的驱使下,行政权的公正行使将难以保证,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亦将难以得到保障。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78.html -
了解详情
政法范式。公共行政法范式给行政法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的转换。 [关键词]范式;国家行政;公共行政 行政法是调整和规范行政权的法。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事务的最优选择,是由国家直接运用行政权力实现行政目标。政府进行全权管理,结果造成政府规模大,事务杂,成本高,效能低,世界各国相继呈现政府财政赤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91.html -
了解详情
问责对象、问责范围及问责程序等问题都亟待厘清。 (三)完善监督制度 我国历来重视对行政权的监督,也构建了层层叠叠的监督体系,其中法定监督机关包括权力 的权利。这项制度不仅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而且限制了行政恣意行为,对行政不作为起到了有力的控制作用。 (四)时效制度 即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限内不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主体积极作为的努力。 四、对资助程序的控制 因为现代行政要求行政机关积极行动,有所作为,因此必须赋予行政主体更多的裁量空间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资助行政 合法性受到质疑时,最终取决于司法机关的司法判断。如何合理划定司法权的界限,既为行政主体的积极作为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也能有效约束行政权的滥用,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96.html -
了解详情
的设置和权限、中央和地方行政权的划分、行政机关的编制管理等组织问题,是行政主体理论研究的局限,进而指出公共行政组织法学研究的薄弱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行政 规制与内部组织结构的制度设计实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如何平衡监管与经营自主权之间关系,规范国有企业运营?(4)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需要设计怎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172.html -
了解详情
于何处, 其次, 探究行政机关为何会享有裁量权, 最后, 论述对于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如何进行审查, 以期对我国行政裁量的审查方式有所突破。 关键词:行政裁量; 司法审查; 审查强度; 行政权的发展与壮大对于一个国家的运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142.html -
了解详情
《临时约法》作出了否定。从程序上说,《临时约法》的制订程序有极大的瑕疵,以至于影响其效力;从实体上说,这部临时宪法对于行政权的束缚过大,不适合。 ,最终不了了之。1914年,袁世凯下令裁撤各省都督而设立将军诸名号,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行军民分治:各省将军职权限于军事,民事则归于巡按使。但在裁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6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