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8] 蒋志培著:《应确立我国民事诉讼依法求实法官确信的证据制度》,载于[//www.chinaiprlaw/fgrt/fgrt108.htm].。 [9] 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2.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向法庭提出的事实主张,在法庭上予以承认的行为。由于民事诉讼涉及的是当事人之间的私人争议,当事人对自身的民事权利有权做出处分,这种处分 义务等,既然是如此之类,为什么不明确规定?“拒不提出”,是当事人要求提出、律师要求提出,还是法官要求提出而拒不提出,即对哪一个要求主体而言拒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以下重要的价值。首先,保障程序公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实体公正是民事诉讼追求的终极目标,而程序公正则是实体公正的保障。程序公正集中体现在“平等 ,确保审前程序顺利、充分地完成,针对我国当事人法律素质不高和不实行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的现实状况,我们可借鉴美国的审前会议制度,以进一步完善争点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8.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法官释明权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实现社会正义。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当事人的诉讼 。而现阶段当事人的素质、法律意识还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一些偏远地区和一些没有律师代理的案件,当事人要求法院解决什么,要达到何种目的,在表述上并不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5.html -
了解详情
障碍吗?如果确立当事人的绝对真实陈述义务,很可能产生的图景则是:法官、律师、检察官、法学者乃至整个法律共同体都将解构。有人会反驳:为什么许多国家将 法官在自由裁量时可考虑当事人是否诚实信用。而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则不可能上升至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故不能从此角度赋予法官弹性地考虑当事人真实陈述或说谎情形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2.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判决基础的言词辩论终结后,再不能提出攻击和防御方法”。[17]《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445条规定:“辩论终结之后,各方当事人不得再行提出任何便条、 诉讼权利来看待。如果立法不通过具体的措施确保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的收集证据的权利或举证能力,不仅证据失权制度无从谈起,而且举证责任也难以真正落实。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广泛支持,但如何规范、完善它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现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缺陷1?违背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破坏原、被告攻防平衡局面。普通程序 心理压力相对较小,不必担心自己在公开审理时出丑而花费一笔不菲的开支委托律师来帮助解决简单的纠纷。总之,不公开审理通常有助于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创造一个宽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会。[17]日本1996年6月新制定、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诉讼法,也强化了当事人收集证据制度,将文书提出义务一般化。即只要当事人一方知道 贫困的当事人,难以通过民事诉讼实现权利,或者在进入诉讼程序后,由于经济困难最终没有能够坚持到底,以至诉讼半途而废。为此,有必要充实律师制度,设置统一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1.html -
了解详情
。但部分国家亦规定当事人在一定情形下可作为证人。如德国1933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引进了“当事人询问制度”(Parteivernehmung),即以当事人所知事实之陈述作为 虽然是解决私权纠纷的程序,但诉讼程序却并不仅仅是当事人(包括律师)私人的事情,民事诉讼中的平等和对等原则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96.html -
了解详情
的地方,或者即使确定了,但因按照本条规定在交付送达的地区以外时,根据原告律师所提出的不能向被告交付送达的证明书,对被告的通知书可以在其财产所在地的县 《美国民事诉讼法》自绿铉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13、《法国新民事诉讼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14、《对抗与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