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修改后的《草案》将其中的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的情形,对于维护刑法的严肃性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由于司法行政部门做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于法无据,就会导致执法主体缺乏强制性保障。并且,由于主体不适格,很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86.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判结果,但笔者认为应当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民知情权的范围,使公民可以知悉死刑案件审判的总体情况和总体人数。 这是人民对司法机关行使监督权的一个保障。作为 迈出的现实、坚实的一步,不仅能够促使我国政法部门在社会监督下更好地执行死刑政策,也是对民众进行法制宣传的好方法,可以引导民众逐步摒弃杀人偿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76.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的有关规定,我国的刑罚变更执行制度主要包括: (一)死刑的变更执行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在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三种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只能是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减刑、假释裁定和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36.html -
了解详情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的决定》中将上述规定修改为: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却 地参与庭审活动,也未及时得到关于二审裁定的通知,他甚至不知道被告人即将被执行死刑,律师在二审程序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般,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你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8.html -
了解详情
废除死刑,据统计,现在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废除死刑或在实践中不执行死刑,可见,废除死刑运动已成为世界性的迅猛趋势。 中国的死刑 统治的必要手段? 众所周知,法律的根本属性是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死刑做为一种最严酷、最彻底的刑罚手段,始终被古今中外的各国统治阶级奉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4.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授权各高级人民法院对杀人、放火、抢劫、强奸及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的案件行使核准权。[4]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又于1983年9月2 统一行使,这样才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严格执行死刑的界限标准,防止不应有的扩大死刑范围。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应尽早收回死刑核准权,这样做既体现了国家慎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67.html -
了解详情
必然地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说,伴随着成文法、公开法的出现,法律实施中尤其是死刑制度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开始成为困扰中国古代社会的难点问题之一。这是因为,在成文法 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引入听证程序,以听取社会公众对于是否执行死刑的看法。笔者认为,死刑制度并非仅仅是一种法律制度,它更是是一种法律文化的突出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97.html -
了解详情
罪刑结构性矛盾和刑法基础性危机 的现实就可以改变了。 (二)刑事程序法关于死刑制度立法及完善 美国大法官道格拉斯说过:程序决定了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由此可见程序法 连续10年以上或者自独立以来或者已经正式生命在废止死刑之前停止执行死刑的国家达21个;保留并执行死刑的国家及地区仅为83个。那么作为占世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95.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在诉讼过程的每一阶段取得适当法律协助后,才可根据主管法庭的终审执行死刑。 接受公开审判的权利也得到了我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的确认。我国《 领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10月20日发布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在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有关审判程序的规定,继续深化刑事审判方式改革项中明确:对第二审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1.html -
了解详情
心理基础的重要方面之一。从统计数据上看,大多数废除死刑国家,其法律上废除死刑的时间与最后执行死刑的时间都有一定时段的间隔也印证了这个道理。 有期徒刑缓刑4 年〔4〕( P447 - 448) 。我们都熟知,故意杀人罪的首选刑种是死刑,在这种既没有法定情节也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酌定从宽情节的案件,一般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