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死刑的区别不仅在于行为人主观意图上的差异,而且在于客观行为属性的不同。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在客观上具有侵害法益的性质,而正当防卫与合法执行死刑则在客观 新客观说认为:如果行为人特别认识到了某一事实(例如在向被害人注射葡萄糖的案件中,被害人患有糖尿病的事实),但经事后查明该事实在行为当时实际上并不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00.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死刑的区别不仅在于行为人主观意图上的差异,而且在于客观行为属性的不同。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在客观上具有侵害法益的性质,而正当防卫与合法执行死刑则在客观 新客观说认为:如果行为人特别认识到了某一事实(例如在向被害人注射葡萄糖的案件中,被害人患有糖尿病的事实),但经事后查明该事实在行为当时实际上并不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84.html -
了解详情
可称之为狭义的量刑情节)。这种量刑情节的多少,由基准事实与案件事实的类似程度而决定。比如,在故意伤害罪中,致人重伤的是第一种语境下的量刑情节,但 必须提出明确的量刑建议的诉讼义务,导致辩方无法就刑罚轻重这一重大利害事项进行有效辩护。有的学者说,法官量刑大多以年月为单位,而犯罪人及其家人对刑罚的计算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500.html -
了解详情
],于2006年11月14日核准杨逸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184]等适用97刑法第63条第2款,而这些案件均不涉及政治、外交、民族、宗教等 重伤案中[224],一审法院虽然没有采纳辩护人适用酌量减轻对被告人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的辩护意见,而将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作为酌情从轻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并于200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41.html -
了解详情
述),则仍应认定为自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区分翻供与辩护、上诉的界限。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针对控诉提出材料,发表意见, 联系起来,则会导致不恰当的结果。如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在服刑期间如实供述了另一起伤害他人致死的案件,合议庭成员在认定这一行为的性质时产生了严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01.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上讲,和解并不排斥解释、澄清甚至争辩,它所反感的,仅仅是超出辩护意义的歪曲、推脱与隐瞒。至于律师的参与,则涉及到一个更为宏大的 Press,1989,P6. ⑼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北京市检察机关刑事和解实证研究--以轻伤害案件的处理为切入点,载研讨会文集:《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7.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上讲,和解并不排斥解释、澄清甚至争辩,它所反感的,仅仅是超出辩护意义的歪曲、推脱与隐瞒。至于律师的参与,则涉及到一个更为宏大的问题 10]同注 [9]。 [11]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北京市检察机关刑事和解实证研究--以轻伤害案件的处理为切入点,载研讨会文集:《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明显的威胁到了运动员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按照刑法的规定,其主要构成了刑法上的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杀人罪。以上三罪的客体是人的生命权和 。在英美法系中,业务正当行为也是合法辩护事由的一种。这很值得我们去借鉴。(二)体育行业内部处罚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妨害公务罪对于体育竞技比赛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8.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辩护人也可以不出庭辩护;审判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4、将起诉书、自诉状、附带民事诉讼副本、传票 实践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私了”的事,特别是故意伤害(轻伤)等侵犯人身权的刑事案件。在很多轻伤案中,被害人已经因为他人的犯罪行为蒙受了肉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50.html -
了解详情
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 规定。(1)辩护权。该法第4章专门对辩护与代理作出了规定。例如第3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