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高人民法院曾经有明确规定: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 其实,田副院长引用的所谓明确规定是指最高人民法院 2011年6月27日,沧州中院一审判决:王强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一个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至少被告人自己认为)而无处伸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340.html -
了解详情
的冤案中,死刑冤案占了较大的比例。有学者在对50起故意杀人错案进行分析后发现,几乎每起错案都是由多种原因重合作用造成的,而证据问题则是直接原因。这 杜培武枪杀了两名警察,但由于案中疑点难释,对其留有余地改判为死刑(缓期2年执行)。 [15] 有关该问题的详细讨论,请参见李奋飞:《程序合法性研究以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82.html -
了解详情
孙某肆意殴打他人,剥夺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孙某不服,以自己没有犯 一小时左右离开便利店逃走,使周某再次丧失被救治的机会。因此,其不作为成立故意杀人行为。 3.被告人的殴打行为与不救助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罚 本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208.html -
了解详情
孙某肆意殴打他人,剥夺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孙某不服,以自己没有犯 前一小时左右离开便利店逃走,使周某再次丧失被救治的机会。因此,其不作为成立故意杀人行为。3.被告人的殴打行为与不救助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罚本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870.html -
了解详情
(free and voluntary rule),其依据是任何人无义务控告自己这一格言。1568年,英国普通诉讼法院首席法官戴尔第一次以反对在王座法庭进行纠问誓言 查不出被告人杀人的合理动机,只有根据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认定相约自杀的动机成立。遂判决被告故意杀人罪成立,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本案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800.html -
了解详情
孙某肆意殴打他人,剥夺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孙某不服,以自己没有犯 一小时左右离开便利店逃走,使周某再次丧失被救治的机会。因此,其不作为成立故意杀人行为。 3.被告人的殴打行为与不救助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罚 本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388.html -
了解详情
孙某肆意殴打他人,剥夺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孙某不服,以自己没有犯 一小时左右离开便利店逃走,使周某再次丧失被救治的机会。因此,其不作为成立故意杀人行为。 3.被告人的殴打行为与不救助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罚 本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4.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杀人罪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2年12月5日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赵作海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 次讯问,赵作海做了9次有罪供述。一个无辜者连续9次承认自己故意杀人,排除替人顶罪的可能性,从逻辑上分析只能说该有罪供述绝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62.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更不允许等到年满18周岁以后再判处死刑。 2、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未成年人 刑法设置剥夺政治权利这一刑种的目的来看,主要是针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以及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74.html -
了解详情
减刑和复权等赦免方式也加以规定。 8.明确规定对被判处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犯罪人可以适用减刑。 9.明确规定被判处死刑的 将故意杀人罪的刑罚规定方式修改为:故意杀人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关于其他的刑罚制度 在自由刑方面,笔者认为,只有提高有期徒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