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诉的划分不是以公安机关是否介入作为分水岭。公安派出所只对治安案件有管辖权,对治安案件查处之前在程序上分为受理与立案两个阶段,也就是说,受理并不等于立案。 案件与有些民事案件(如侵犯人身权利引起的损害赔偿)在实体上很难区分。自诉案件的确立,一是源于民法上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权;二是出于诉讼经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261.html -
了解详情
与自诉的划分不是以公安机关是否介入作为分水岭。公安派出所只对治安案件有管辖权,对治安案件查处之前在程序上分为受理与立案两个阶段,也就是说,受理并不等于立案。 案件与有些民事案件(如侵犯人身权利引起的损害赔偿)在实体上很难区分。自诉案件的确立,一是源于民法上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权;二是出于诉讼经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51.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上诉审的制度设置应着眼于确立第一审的应有地位,确保第一审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这对于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安定及其公正和 提出了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前调解等和第一审有密切关系的制度性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强化,审前程序应当逐步成为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有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1.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的,应当提供该人民法院辖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证明材料。 第二条对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 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 第二十四条申请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应当依照诉讼程序审理。经审理,理由不成立的,判决驳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622.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抗诉的期间就要比当事人上诉的期间稍长。其二,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实施诉中监督的程序机制。比如当事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申请检察机关进行诉中监督、 这个原则是应该有的,尤其在我国,其必要性更大。自愿原则应有例外:有些民事诉讼案件,应实行强制调解--调解前置主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应当取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2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和《证据规定》的操作程序,使举证期限贯穿于庭审的过程中,不利于案件的审理。其次,这种循环举证最终会导致民事诉讼的审理结构成为一种可逆性的 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后公安机关等部门为双方进行调解或当事人共同到法院起诉,法院在立案前对双方进行调解,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将整个调解过程制作成书面笔录,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就审前程序进行规定,只是将民事诉讼中的审前程序称为审理前的准备,并未上升到程序的高度。 所谓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开庭审理前为了保证 许多法院(特别是基层山区法院)仍然固守着旧的审理前的准备方式,对大立案的审前程序模式信心不足,改革举步唯艰。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制约着审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3.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和确立审理计划的协议,以便推进计划审理、扩充证据收集程序。{3}在立法例方面,有的国家将案件管理置于民事诉讼法典之中(如英国,日本),有的国家则以单行 流程管理。从这些司法文件的内容看,我国的案件管理主要内容涵盖了立案程序和审前程序两大部分。一是立案程序中的审判工作管理,这种审判管理一般是立案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2.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制度的规定,采取的是以原告就被告原则和合意管辖原则,即民事诉讼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或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协议 与未来》[M],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35页。 [7]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249页。 [8] 申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62.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有效的佐证,又得不到对方当事人承认的复制件,不能成为民事诉讼的有效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5)法院依职权调查原则。依最高法院适用民 质证及审查环节的原本主义。这主要是从提高民事诉讼效率以及鼓励原物、原件参与其他诉讼及经济活动两方面来考虑。在立案及接受证据环节,庭前法官应就复制件与原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