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强行安排。在那些事实清楚、民事法律关系简单、被告人具有民事赔偿能力而又愿意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方式仍然具有适用上的正当性, 调解协议的达成变得更为困难。 [30] 2000年,最高法院首次在司法解释中将民事赔偿与量刑联系起来,允许各级法院将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作为量刑情节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成为调整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当事人不再是民事审判的客体而是民事诉讼的主人;民事诉讼的功能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理解为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60娟1页;吴杰著:《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 [6](奥)弗朗茨克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审查和确认,但并不意味抗诉必然引起再审,即抗诉必须依法进行,符合了法律规定的再审条件,才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审查仅仅是形式 ,比较难界定的是人民检察院的法律地位。 人民检察院在民事抗诉案件中居于什么地位呢?我们认为,从诉讼法理论上讲,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61.html -
了解详情
尽快解决纠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活动及其权能的总称。[9]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笔者认为诉讼指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程序引导权。英 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以及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1.html -
了解详情
,经过一年多的期限,对于商事纠纷来说,会导致商事法律关系的迅捷特质落空,而对于民事纠纷,将会使身份继承等民事法律处于悬空状态,不但导致本诉的诉讼利益得 妨碍法庭全面审理案件,已经影响或可能影响作出合法的和有根据的民事判决的,就被认为是严重违反了民事诉讼法律,应发回重审。 (二)、尊重当事人处分权 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案件是以被告人为媒介把两种法律关系、两个诉讼合并审理。因此,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不仅要正确实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而且要依据《民事 审理,人民法院才能查明案件事实,判决被告人是有罪还是无罪,从而确定被告人是否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此,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是完全必要的。当然,对事实清楚、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24.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才有权利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但由于法律对追缴、退赔机构职责规定不明,相互推诿,导致被害人起诉前 诉讼。四是协调好当事人选择权和法院审查立案权的关系问题。[11]对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法院应予以审查:如果案情简单,适宜附带解决的,则可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42.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人的财产权的损害则是次要的。 4、诉讼欺诈的客观方面。在诉讼中,诉讼欺诈行为具体表现在起诉阶段的虚拟法律关系,在庭审阶段的虚假陈述、举伪证,或 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viii] 张卫平:《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08.html -
了解详情
从调解方式到调解原则,从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调解在我国人民法院处理民事纠纷案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调解在我国被广泛地接受和发展,有许多 一种私权。它的实质是对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对自我利益取舍的选择。本法确立的法院调解制度,使民事诉讼制度与民事实体法律制度和原则形成一致。 其三,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41.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工伤事故,工伤职工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能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 [6]此意思即,工伤职工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外,就损失未 法律关系客体上,一个是工伤保险支付关系,一个是人身伤害民事赔偿关系。两个截然不同的法律关系中,请求权显然是两个不同的请求权,其当然不能以向工伤保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