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第14.2段规定少年刑事被告人应享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这一规定是我国参加制定的国际法规范,我国应当结合 ,也无助于促进取证行为的合法化、文明化,且助长了诉讼活动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过分依赖心理,而这种过分依赖正是刑讯逼供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17.html -
了解详情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第14.2段规定少年刑事被告人应享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这一规定是我国参加制定的国际法规范,我国应当结合 ,也无助于促进取证行为的合法化、文明化,且助长了诉讼活动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过分依赖心理,而这种过分依赖正是刑讯逼供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8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被刑事拘留后根本无法见到自己的亲人,而律师是可以在接受委托之后见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是基于对国家法律的不信任以及法律知识的欠缺,家属经常陷入一个误区, 犯罪嫌疑人的以上疑问,势必会在侦查机关讯问时作出不利供述,而专业刑事律师的介入则能有效避免这一后果的发生。3.代理申诉、控告的权利(《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271.html -
了解详情
近期办理的一起票据诈骗案件(二审)就涉及到被告人是否能认定如实供述,该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自动投案,但是没有如实供述,因此没有认定自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 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况与真实情况虽有差别,但不影响定罪量刑的,应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536.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对于那些不适 于出庭作证的未成年的被害人来说,尽量避免他们出庭作证直接面对被告人。这是因为,当未成年人亲历一件案件后,其最大的恐惧就是面对他们眼中 即可达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利益的目的,又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言词。对未成年人的口供 的采集,必须先向他们宣讲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991.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检举揭发,有的知情人害怕打击报复、害怕受到威胁、恐惧其既得利益和将得利益受损或和犯罪嫌疑人之间存在某种利害关系,加之我国法律无证人强制作证规定,多数证人不敢或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027.html -
了解详情
揭发他人犯罪不是被动的,即不是在供述其自身犯罪时不得不供出的他人犯罪,而是其并无作为义务的自主行为。故对于被告人揭发他人以自己为对象实施犯罪是否够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控告,而非应当控告,此时其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系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44.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大都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全过程,而将针对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实体法原则,即教育、感化、挽救原则作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 修正案(草案)》第53条规定的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30.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县教育宾馆、秦山岛旅游接待站等地点对其进行审讯期间,为逼取有罪供述,进行昼夜连续审讯,不让梁正常睡觉,并进行殴打,致梁继平于6 是否与我国法律上的监视居住一样存在难执行的问题不得而知,可以推测,如何有效监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那些法定的不作为义务而同时又不至于将监视居住变成变相羁押,肯定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67.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终结后、交付审判前需要由检察机关或者其他法定机关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对被告人提起诉讼,这就是审查起诉。在我国,侦查活动与起诉活动相分离,审查起诉成连接 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侦查活动过程的程序监督。即应全面听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核查侦查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是否恰当,是否有非法拘禁、超期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