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角度考察,则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企业运行中的国家干预有行政主导型和法律主导型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经济 一些国家的立法对多数决定原则作了限制,一旦多数决议侵犯股东的股权,受害股东得请求法院解散公司、请求法院对不当行为进行干预或者请求法院指定审计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3.html -
了解详情
股东之间丧失了合作基础,而少数股东拒绝离开,使公司限于困境,用公司章程请少数不合作股东离开公司无疑比解散公司等行为更具有社会效益。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 ,世界各国立法普遍承认股东权的自由转让性,因此,股东权的自由转让原则是强行性法律规范中的效力规定,凡违反该原则,限制股东权自由转让的章程条款应归于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77.html -
了解详情
、退出公司。在现行公司法框架下,股东退出公司有三种选择,包括转让股权、申请解散公司或者请求公司回购股权。但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并不存在可自由转让的市场, 。在公司法法定主义的思维模式下,似乎难以适用《公司法》对本案中退股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效力作出界定。因此,本案裁判的难点不在于对事实的认定,而在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3868.html -
了解详情
股东权利,其请求否定名义出资人股东资格,并确认自己股东资格的,如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再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 给股东。 第三,根据公司法第183条 [8],请求法院解散丙公司。 【作者简介】王永虎,公司法律顾问。 【注释】 [1]指非金融企业。 [2]指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896.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法》在2005年修订时并未引入除名制度。笔者认为,依据我国现行公司法律制度,有限责任公司无权依据公司章程以及股东会决议将股东除名。理由如下: 一、《公司法》规定 ;3、对股东会决议持异议的股东请求公司回购其股权;4、自然人股东死亡;5、法人股东解散或破产;6、公司解散或破产。《公司法》中未涉及除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883.html -
了解详情
出资的实物、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股权等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形式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 。 在实务中,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当事人如果以发起人协议为依据提起诉讼请求,如追究股东出资义务,请求确认设立协议无效而解散公司等,均不得到法院支持。...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65.html -
了解详情
地认定为该破产企业资产并进行拍卖处分,后因故又将其收回。破产清算组解散后,永鑫矿业公司被整体移交给栾川县人民政府和栾川县发改委。2003年10月 其享有向被兼并企业原投资人追偿的权利。 三、涉及国有企业兼并时相关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及行为规则。 在涉及国有资产的企业改制时,参与其中的相关被兼并企业的主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63.html -
了解详情
即合作社法、非营利性机构法、合伙法和商事公司法,来对应这几种组织形式。 笔者曾经撰文探讨了美国合伙企业和商事公司的法律特征,本文将集中分析美国合作社(cooperative)、非营利性机构(nonprofit institutions)及互助公司(mutual companies)的法律特征。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77.html -
了解详情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该表非中介机构所作,该表显示该公司亏损13万元)以及已决定解散公司的股东会决议(因股东间存在一些财务问题分歧,尚未申请注销) 年版,第207页。 [4] 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5 页。 [5]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母子公司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51.html -
了解详情
的配置、风险利润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的设置运行等一系列事宜,他人甚至包括法律及其执行机构等均不得擅自介入。意思自治理念从经济学上的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 实现两者之间动态的平衡。例如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诉讼,按照公司自治理论,股东之间关于公司是否解散完全属于公司内部的一种契约性安排,国家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