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的要求,而这是符合开明的公法制度的。[3] (P435)在这方面美国法律走在了前面,它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解释是非常宽泛的。尤其是在有关环境行政 设想。 但要使受害人能直接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那还要对现行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寻求法理上的支持。这就要求承认在特定条件下民事诉讼能对具体行政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3.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制度的补充?根据学者们的总结,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包括申诉、控告、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13]有学者还列入了行政补偿和行政调解,[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411页。 [14]杨寅:《我国公法救济的体系与完善》,《北方法学》2009年第6期。 [15]姜明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25.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的案件,当然,另有3个案件则为普通民事案件,其中,没有一起教育行政诉讼案件。从审理程序来看,据当时审理人员介绍,案件均适用普通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例证。20世纪以前,美国法院系统并无受理学校领域案件的先例,而从20世纪以来,随着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加之法院判例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教育问题,联邦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23.html -
了解详情
后一种理解认为,过错原则适用于行政工作人员合法执行职务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完善、组织不健全和行政管理的不良状态(即公务过错)致害,或无法证明公务员个人过错时 带来一个改革现行行政诉讼制度的问题。行政诉讼法第67条规定了行政赔偿单独之诉,国家赔偿法第9条第2款规定了附带之诉,综合来看,我国的行政赔偿诉讼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1.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殊宪政体制和政治法律文化背景,无法真正将各国制度的精华提取出来,难以创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信访制度。因此,笔者以为不论提出何种改革方案,都应当符合 的调整范围 如下事项,可以作为信访制度的调整范围: 1.在没有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监察机关以及检察机关提起申诉、起诉或控诉之前,信访人可就有关人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8.html -
了解详情
但具有以下几点共性:1、从虚假诉讼行为发生的场合分析,虽然虚假诉讼有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各种诉讼活动中,但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界普遍 滥用的行为,同时更好地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二)完善虚假诉讼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虚假诉讼者相互串通,恶意提起民事诉讼,诱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567.html -
了解详情
%、100%、25%、100%,总比例为91.60%。否定率甚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部分案件实行一裁终局,其中包括社保争议。但“法释〔 。社保争议与劳动争议在争议主体、内容范围、制度体系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别,而行政诉讼中审查和关注的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是社会保障利益是否得到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7396.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政府出面解决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政府对解决矛盾纠纷心存疑虑,担心调处的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担心引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其他麻烦。 综合以上,解决行政调解 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完善三调联动相互衔接对策性建议 正如前面分析,我国现存的调解制度各有利弊。人民调解具有快速、低廉、简便、不公开、非对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220.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行政诉讼中没有规定诉前财产保全不利于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这里涉及的是制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已溢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 三、诉讼代表人制度 我国《 制度是结合了集团诉讼和诉讼代理制度而成的一项制度。自民事诉讼法将这种诉讼形式规定以来,学界有关“完善”或者“不足”的表述就没有停止过。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816.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政府出面解决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政府对解决矛盾纠纷心存疑虑,担心调处的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担心引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其他麻烦。 综合以上,解决行政调解 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完善三调联动相互衔接对策性建议 正如前面分析,我国现存的调解制度各有利弊。人民调解具有快速、低廉、简便、不公开、非对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