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与原告协商请求变更合同中的价款未果,遂于1988年9月起停止向原告供应煤气表散件,从而引发原告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 一审法院认为,当事人所 需举证其原本应当预见即可。此时有利于相对方举证,如此使得情事变更于民事诉讼中适用甚为困难,尤是损害了履行不利方的利益。因而,坚持亦适用情事变更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7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对性骚扰案件事实上很多时候公权力是无能为力的。二、诉讼法上的举证责任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但是,在一对一的招聘过程中要求女性脱衣、裙检查,或上级(上司 的规定,第74条对由被告负举证责任的侵权诉讼也作了严格的限定。2002年4月1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对由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36.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害人仅指直接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公民。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针对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明确被害人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但是附带 的受制约性,这是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和举证责任原则的。如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但无权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5.html -
了解详情
性骚扰作为一种侵权行为而予以规定,如日本在民法典中规定了性骚扰应负的赔偿责任;第四,刑法中规定有关性骚扰的犯罪,如法国1994年刑法明确规定了性骚扰罪。 致使受害人精神失常、神志不清等严重后果的则需要另外举证。另外2002年4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改变了过去私自录音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512.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前程序模式。我国学理则一向认为,法院是民事诉讼的指挥者、决定者,在民事诉讼中居主导者的地位并起着主导者的作用。此理念造就了我国民事诉讼法 我国民事诉讼法允许当事人不委托律师而亲自进行诉讼的现实,法院对于没有委托律师的当事人,应当更好地履行其在审前程序中的督导责任,更加勤勉地督促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1.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一、刑事诉权的导入与被害人诉权 (一)刑事诉权的导入 诉权理论的研究对深刻理解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力分配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它对于在 1981年增订版,第339页。 [4]参见汪建成、祁建建:《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5]具体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13.html -
了解详情
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和推广。 第三,在环境侵权责任界定中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在一般民事诉讼中,法官会要求受害人证明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严密的 向被告转移,此即所谓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民事诉讼法对环境侵权案件举证责任的特殊制度设计,符合当事人的实际举证能力,体现了在证明规则和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56.html -
了解详情
性骚扰作为一种侵权行为而予以规定,如日本在民法典中规定了性骚扰应负的赔偿责任;第四,刑法中规定有关性骚扰的犯罪,如法国1994年刑法明确规定了性骚扰罪。 致使受害人精神失常、神志不清等严重后果的则需要另外举证。另外2002年4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改变了过去私自录音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突出问题。但我国《婚姻法》却未对离婚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作出规定,《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也无相应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则更无从寻求救济。我认为 赔偿研究》,第161-162页,法律出版社,1998年。 [9] 参见 马继军著:《试论建立离婚之损害赔偿制度》,载于《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19.html -
了解详情
性反诉,被告是否提出,由被告自行裁量决定,且不会对其产生任何不利后果。由此可知,在美国民事诉讼中,反诉不论是否与本诉有任何关联性均可提出。 (四)反诉的管辖 纠纷;在当事人方面,避免了重复调查取证、举证、质证、聘请律师支出的费用,从而降低在诉讼中的消耗获得更多的预期利益,降低了运行成本。现代反诉制度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