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289290页。)根据此解说,原因自由行为的故意、过失, 乃是指基于自陷于精神障碍状态以前所存在的,使犯罪事实发生的故意或过失 发生,那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多持侥幸态度,认为自己能幸免,因此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一结论显然错误。因为所谓现实可能性是行为人明知行为可能确实发生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62.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本罪的第一种行为的罪过形式可以是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后三种行为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如果行为人对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严重传播危险的结果 (境)外的相关立法中,除了俄罗斯等少数国家的刑法只规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过失犯罪之外,大多数国家(地区)的刑法明确规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观罪过既可以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81.html -
了解详情
生命健康的结果发生,在客观上确实也出现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由于被告人疏忽大意的过失导致该危害结果的发生。被告人负有注意义务,应该注意没有注意,故此,在主观 为正常。因此,被告人也不存在知道被害人有疾病而轻信能避免死亡结果的过于自信的罪过。 故此,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方面来说,如果要认定被告人具有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过失不在《民法通则》上讲的过失范畴之内,它既不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也不同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医疗技术事故的行为人预见不到可能发生的危害,也 民事审判新难点》讲话中对此作过专门阐述: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认定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人民法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否作为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76.html -
了解详情
生产或销售的化妆品不符合卫生标准是明知的,至于对此可能造成的“严重结果”则出于过失[7].尽管这一观点得出的结论与“故意-对结果的故意”所得出的结论存在分歧, ,本罪是间接故意,但对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存在着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心态;对于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构成本罪的情形,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7.html -
了解详情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根据公害一词在法律中的特定涵义,人们便把那些故意或过失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 自净能力,而使污染危害发生。因此,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是污染环境类公害犯罪的基本心理状态。污染犯罪的过失心理状态主要是针对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而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5.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只要不是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行为人不履行其义务主观上都具有故意或过失。但如果行为人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由于此状态而 发生,那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多持侥幸态度,认为自己能幸免,因此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一结论显然错误。因为所谓“现实可能性”是行为人明知行为可能确实发生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8.html -
了解详情
的概念,是这样规定的,“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 上的过失不在《民法通则》上讲的过失范畴之内,它既不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也不同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医疗技术事故的行为人预见不到可能发生的危害,也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611.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同时要顾及大家庭和谐,当结合具体案情具体处理。 (2)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其与故意犯罪本质的区别在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不 纠纷演变成刑事案件,被害人在演变过程中起到直接促进作用。 ④被害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扩大加害后果。[18] (二)责任分配原则在传统司法中的体现 唐律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68.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后果,但交通肇事罪中行为人对于致人重伤、死亡的危害结果的发生,表现为过失的心理态度;而利用交通工具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则表现为故意的心理态度,这 肇事犯罪造成死亡结果的规定处罚即可。 4、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持过失态度,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在明知道发生交通事故后,因轻信不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