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的可能性与路径 如上所述,对于醉驾型危险驾驶行为罪与非罪的认定,笔者坚持认为应以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为基准,不需要在入罪与否上另行考虑醉驾行为的情节 如下惩处模式: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一般以交通肇事罪处理;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71.html -
了解详情
考量的可能性与路径 如上所述,对于醉驾型危险驾驶行为罪与非罪的认定,笔者坚持认为应以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为基准,不需要在入罪与否上另行考虑醉驾行为的情节 如下惩处模式: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一般以交通肇事罪处理;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6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对危害行为的态度与对危害结果的态度发生矛盾时,最终如何确定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就无所适从。如,重大飞行事故罪、铁道运营安全事故罪、交通肇事罪、重大事故罪 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就失去了客观存在形式,没有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根本谈不上对行为人主观罪过的认定问题。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犯罪对象同样决定罪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3.html -
了解详情
亦成为中国首起矿业生产安全事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的案例。根据司法传统,这两类案例都是典型的过失犯罪(主要是交通肇事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 上述现象 在旧的伦理规范尚未退出、新的伦理规范尚未完全确立的情况下,故意的认定就只能是基于伦理建构的政策需求所作出的一种推定。 现行刑法中引起罪过争议的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040.html -
了解详情
转化犯的主体条件而言,行为人之间必须就基本犯罪成立共犯关系⑴。对于共犯关系的认定,西方国家主要有两种学说,即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这两种学说所认定 转化犯,只能构成数罪。(2)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之间在罪质上不存在重合性和延展性,缺乏转化犯罪的客观基础。(3)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304.html -
了解详情
、竞技比赛以及执行公务将他人杀死,一般不构成犯罪。2.他人行为引起自杀案件的认定(1)帮助自杀行为。帮助自杀,是指:第一、他人已有自杀意图 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7.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实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432.html -
了解详情
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294条第1款、第384条第1款的解释》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尤其是保护伞的问题有很大分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 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的规定明显与现行刑法总则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相冲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取消奸淫幼女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396.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2)丢失的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3)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为人对既遂承担刑事责任以杀人行为与死亡结果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吗?在交通肇事罪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认定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刑法学界恐怕没有人反对在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086.html -
了解详情
的积极拥护者。标签论从犯罪只能由刑法认定出发,否认人格和犯罪之间存在关系,主张犯罪是由社会控制和法律造成的,与罪犯本身的人格无关。[22]此外,承认犯罪人格, 处罚后屡教不改。某日,甲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一死一伤,构成交通肇事罪。则在定罪过程中,即使甲因销赃等行为成立的犯罪人格得到确认,也不能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13.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附民案件中虚假身份证明的现象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经常居住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死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精神,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 不一,判决结果不同。 四、身份证明的甄别司法对应策略 1、统一认定标准。 如前文所述,因承办部门不同形成的认定差别,给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了可乘之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