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解散原因、符合解散条件、依法进入解散程序后,产生的法律效力如下:1、公司的法律主体资格在清算终结前,视为继续存在。2、公司与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公司法》中有关股东与公司关系的法律规定仍然适用。3、公司股东会、监事会仍然存在,必要时仍可以行使《公司法》及公司章程中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350.html -
了解详情
为股份有限公司。否则,除非在两年的期限内股东人数变为等于或低于五十人,不然,公司解散。”综上,我们认为,(1)对于股权转让导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当事人主张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一般不予支持,可告知其通过申请工商登记部门注销公司或责令其变更企业形式来解决。(3)对于股权转让导致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少于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89.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达成任何决议。最高院指导案例8号:林方清诉常熟市凯莱实业有限公司、戴小明公司解散纠纷案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因此, 股权结构设计不合理是产生 事前预防机制, 致使矛盾发生后无法有效得到调节、一再的激化, 最后便导致了公司僵局的发生。 另一方面, 当前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以内部转让为主, 外界股权转让的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800.html -
了解详情
将全部注册资金抽走或抽逃后的注册资金达不到法定最低限额,应视为公司丧失法人主体资格,股东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清算程序不合法公司法要求注销公司应当 合法的清算程序,包括告知债权人主张债权等,否则即便已经注销也可以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第十章“公司解散和清算”、《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以及《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444.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才能得以产生。 《公司法》把盈余分配的意思决定机构规定为股东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提交的利润分配方案有最终决定权。盈余分配 2、积极行使股东知情权,进行监督。 3、转让股权。 4、提起股权回购、公司解散、代位诉讼。 5、向法院提起盈余分配诉讼。 依据司法解释四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1678.html -
了解详情
。4、股东需要在法定期限内进行清算《公司法解释二》第18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 ,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6、股东不能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公司法解释二》第19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5131.html -
了解详情
之上,公司法总则需要将股权共有作为公司法的基本制度加以规定,以便可以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考虑股权共有的民法和公司法双重调整的特殊性,公司法也要 的,应按照出资比例承担;无出资比例的,应平均承担。股权的收益和公司解散时剩余财产分配,按照股权共有人之间的协议分配;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815.html -
了解详情
由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另行制定。第十条 监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不得低于人民币500万元。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第 予以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六条融资性担保公司解散或被撤销的,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按照债务清偿计划及时偿还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895.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它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531.html -
了解详情
破产清算后,只有清算人才有权提起不当交易诉讼,并且仅公司董事受不当交易规则的约束。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开始之前的某个时刻,如果董事知道或者理应得出结论 人民司法,2011,(21):25 -26. [5]张学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65,108 -109. [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5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