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的信访事项负责,审判监督庭对提起再审案件的信访事项负责,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庭对正在审理过程中的一、二审案件信访事项负责,执行局(庭)对涉及执行方面的 对有问题不解决,草率驳回,被上级法院再审改判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4)首办责任制。由终审法院负申诉或申请再审案件的首办责任。 第三,健全联动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76.html -
了解详情
对原来的样式做了小的改动,但却显得更为科学、合理。如民事二审维持原判或改判用的判决书样式中,办法就将“经审理查明”改动为“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基本 4月成都市委提出要建一流法院工作开始,成都中院即在继续加强和探索复杂疑难案件裁判文书制作方式和改革的同时,决定探索裁判文书简化方式制作,以克服当前裁判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8.html -
了解详情
,而对审判人员枉法裁判的监督则较弱;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虽然抗诉后的改判率呈逐年提高趋势,但仍然不尽人意。 (三)检察权运行 诉讼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对上诉引起的二审案件、对审判监督程序中法院的再审案件以及对死刑复核程序案件等纳入监督范围;(4)完善刑罚执行监督规定,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5.html -
了解详情
了坚实的基础。审判实践中,减少了错案,降低了发回重率,减少了二审改判和再审改判的情况。杜绝了因当事人主观原因而造成一审错判现象。如当事人有证据但在 均为适格证据。[⑥] 证据适格问题虽仅涉及是否采纳为诉讼证据,而不直接认定案件事实,但它与如何准确地评价证据价值,发现客观事实密切相关。我国三大诉讼法均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06.html -
了解详情
(1)对不公开审理适用范围的理解不统一。《规定》虽对应公开审理的一审、二审及再审案件作了规定,但对不公开审理的适用范围的规定并不明确,导致审判实践中因 ,只在交付执行前向本人宣告,而没有向社会宣告的机会;二是复核法院直接改判的案件,也没有向社会宣告的机会。 2、在审判公开的环节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55.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情况下通常仍可获得正面的、肯定性的评价。比如,二审案件的改判或发回重审以及必要的再审就没有降低法院的声誉,相反,能增强法院的亲和力和信任度。 较浓,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违背管理科学;某些领导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主观随意性大;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法官,忽视了法官对法律负责而不逐级对上级负责;内部规章制度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66.html -
了解详情
。但较为重要影响力的是护理依赖程度鉴定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护理费”的计算方式为:1、护理费=护理天数×护工 有违法之处,对该鉴定结论本院予以采信。”被告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改判,对伤残、护理依赖进行重新鉴定。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630.html -
了解详情
的期望值过高,而在判决后感到失望,再提起上诉。一审无争议,二审期间展开诉讼对抗,但由于二审系终审,且诉讼条件不同,即使是开庭审理,也难以充分保障被告人的 期限有所缩短,被告人上诉抗诉的少改判的少没有发重审再审的情况[13]。从这些调查的结果看,简易审的确是有绩效的,实现了案件繁简分流,合理配置了现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01.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侵害的前提下,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可以对错误裁判进行改判。 《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具体的再审请求范围内或在抗诉支持当事人请求的范围内审理再审案件。当事人超出原审范围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99.html -
了解详情
有效的监督,当前,由于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一审法院要尽可能使案件公正,以避免二审法院的改判或发回重审。许多司法腐败现象往往出现在二审法院, 加强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同时也是对二审法院的限制和一审法院保护。实行三审制可以取消现行体制中的审判监督庭,对于再审案件,按发回重审相类似的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