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的合同,在一般大陆法中,是作为可撤销或者可变更的合同。按民法通则的规定,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都属无效合同。但合同法对此作了区别规定,即 公平而订立合同 所谓显失公平是指在双方、有偿的民事行为中,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对等,使另一方遭受重大不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20.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如果不将其当作单位犯罪的主体,而是当作个人犯罪处理,是不妥的。因此,单位的内部组织,只要具有相对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财产责任能力,就可以构成 单位犯罪的存在,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未对单位犯罪的程序作规定,在诸如单位犯罪单位变更、撤销后应当如何适用刑事诉讼程序等问题上未作类似特别规定,因而单位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6.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一般指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虽订有仲裁条款,但对仲裁条款进行变更,或者虽订有仲裁条款,但约定不明(仲裁事项或者仲裁机构约定不明),事后达成 第2条规定: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40.html -
了解详情
,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2、民法上的合同,是民事主体设定、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的合意,凡是在民事主体之间就财产利益或者某些身份利益所自愿 具有法律强制力。因此,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合法,是合同法的法定有效条件。依法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11.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成为债权人撤销权标的的一般只能是法律行为,并且该法律行为应该是有效的法律行为,相反,对于债务人所为之事实行为或者无效的民事行为,则不适用债权人 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应当通知债务人。如果没有通知债务人.会使债务人不知向谁履行债务或者不知在何地履行债务,致使履行债务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9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同条款包括品种、数量、质量及履行期限等发生变更,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责任。对此,最高法院在《关于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未经保证人同意达成延期还款 行为能力。保证合同签订时,签约双方都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该保证合同合法有效;在保证合同有效期内,保证人死亡,保证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72.html -
了解详情
乘坐公交车、购买零食等。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有的观点认为,对关系社会、家庭稳定,公民幸福、子女 与自己离婚,明显违背法律规定,这就势必涉及到监护人的变更确认问题。《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06.html -
了解详情
是物权的一种,只要不改变土地用途,只要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条件,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是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延续,即是合同的一种变更情形,而非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第一轮土地承包合同仍然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03.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登记行为是当事人之间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是发生民法效果的民事行为,并结合《物权法》所确立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进一步阐述了我国 意思表示,与登记或交付相结合,始能成立所谓物权行为。惟有完成此项方式后之物权行为,始能发生物权得丧变更之效力,始能不残留所谓履行问题,亦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31.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登记行为是当事人之间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是发生民法效果的民事行为,并结合《物权法》所确立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进一步阐述了我国 意思表示,与登记或交付相结合,始能成立所谓物权行为。惟有完成此项方式后之物权行为,始能发生物权得丧变更之效力,始能不残留所谓履行问题,亦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