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或直接由法院立案庭法官进行调解,以达成调解协议并给予司法确认。进入诉讼程序后,当事人要求进行调解,或者人民法院认为调解更有利于化解矛盾的案件,经 民族心理和熟人社会的存在,决定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可以通过诉前立案调解得到解决。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具有内向、温顺、安分守己、追求和谐的心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45.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方式为不公开进行。在调解程序上,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由处分权和合意,引导和促进双方沟通以达成调解协议。 (三)明确法院的咨询职能,建立案前辅导 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主动提出和解方案;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经法官审查认为协议内容不违法,可制作和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类似现在的调解书),和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作和送达等要符合法律规定,必须是在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基础上制作调解书,由当事人签收后才生效,不能先让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过后再送达调解书, 的行为反应,如果是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勉强达成调解协议,许多都会反悔或不履行协议,导致调解最终无果。而当事人的心理能否获得平衡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48.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成功往往要求权利人放弃部分权利,从其运行机理而言,若无当事人一方的妥协、让步,是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而审判人员光从道德、合作方面教化、引导、鼓励 、主观想象等心理的精神上的因素,并不以当事人的请求为限,在此基础上促进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也可以在庭审结束后宣判前,尽可能挖掘、利用任何有利的调解时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44.html -
了解详情
合意解决争议的诉讼机制不符。 3、赋予当事人反悔权与现代契约性质的冲突: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调解协议达成后,经签收调解书才发生法律效力,如 不确定状态,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还有个别当事人故意先达成调解协议,过后即反悔而不签收调解书,以此试探对方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底细,揣摩法官对案件可能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8.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经法律文书确定,无非是怎么个履行方式,只要我们调解工作到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还是能找到契合点的。 3、行政诉讼中运用诉讼 依据。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法官不再主持双方当事人调解,但不排斥当事人自行和解。如果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后,申请撤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应裁定准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57.html -
了解详情
或作出判决。达成调解协议的,由法官审查后依据调解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解解书送达后发生与生效判决相同的效力。诉讼和解同样是使诉讼依据当事人的合意 有效为前提。 笔者赞同两性质说,其理由可归纳为:(1)和解是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解在诉讼过程中进行并实现,其行为当然具有诉讼行为性质;(2)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58.html -
了解详情
在调解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一旦达成调解协议并为调解庭所确认就产生与生效判决相同的效力,而无须等到送达后才生效。 (四)方式多元。根据最高 、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6]合同都是经济的,当事人订立合同都要追求一定的经济目的。[7]中国人有句俗话和气生财,在合同双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32.html -
了解详情
方略和法治目标,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依法行政。特别是自2001年11月入世后,对外更加开放,自由、民主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有力的促进了国家 ,双方当事人可自愿进行,自行达成调解协议。不管启动行政调解是出于当事人自主自愿、申请或由法官依职权主持进行,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法官仍要审查其内容不得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94.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是在法院受理案件后的诉讼中进行;第二,审判人员在法院调解中占主导地位,并在调解中起指挥、主持、监督作用;第三,调解协议必须经法院审查确认, 转入调解阶段。为避免法官的调解偏好,维护程序的公正,应由当事人提出申请进入调解程序。调解程序由双方当事人通过合意,达成调解协议;或经过调解规定的时间期限,或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