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审判特定价值取向分析我们在进行调解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认识,比如认为调解解决纠纷最根本的就是为防止矛盾激化,恢复当事人和睦友好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秩序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该条款表增,生效的民事调解书和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在法律效力上是同等的。因此,在审判监督程序的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2.html -
了解详情
之难而谐和之的记载。秦汉以来,调解成为司诉的原则,两宋时期,随着民事纠纷的增加,调处呈现制度化的趋势。明清时期,调处已是臻完善,在《大明律 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从而认为应该把反悔的权利取消。但如果真的取消的话,当事人在调解书送达前确实发现自己的利益受损时应该怎么办呢?所以,笔者认为,盲目的取消这个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76.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第四、是否接受调解结果自愿。调解协议达成后行政复议调解书生效前当事人是否接受调解结果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 (2)合法原则 行政复议调解应当 纠纷解决了,相应的行政争议也就解决了,而民事纠纷是可以采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的,所以此类行政复议案件完全可以适用调解的方式审理。 (2)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44.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是说,我国法院调解属于国家干预下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法官介入之目的,在解决纠纷目的的背后,隐藏更为深层次的法律任务,那就是借以监督当事人是否规避法律或者损害第三者 180条进行修改,或删掉,增加一条对适用调解程序结案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的救济性规定。第七,对执行程序编中第207条第1款,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3.html -
了解详情
、授权委托书、调查证据、勘验笔录、开庭通知、庭审笔录、延期通知书、仲裁建议书、调解书、裁决书、送达回执等。副卷包括:评议记录、立案审批表、调查提纲、 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第四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2.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因和解而申请撤诉,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和解 当时的司法环境有关,当时在司法或审判理念上比较强调在诉讼中通过裁判解决民事纠纷,对过去着重调解、以调解为主的观念进行纠偏,认为法院调解让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86.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是说,我国法院调解属于国家干预下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法官介入之目的,在解决纠纷目的的背后,隐藏更为深层次的法律任务,那就是借以监督当事人是否规避法律或者损害第三者 180条进行修改,或删掉,增加一条对适用调解程序结案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的救济性规定。第七,对执行程序编中第207条第1款,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59.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调解协议书与法院调解书效力衔接问题的理论探讨 李克垣 调解是各国解决民事纠纷的三大制度之一,尤其是在我国,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人民调解在处理居民 协议的法律责任,除非法院认定调解协议无效。[8] 二、人民调解协议书与法院调解书的效力衔接 通过第一部分的论述,我们解决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基础效力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14.html -
了解详情
绝大多数适用调解手段。我国现行立法规定行政调解民事纠纷不具有法律效力。虽然调解的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且签收调解书,但是一旦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则 应当具有灵活性。[39]此种制度设计可以理解为法律审。经过行政裁判所达成的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反悔,要求上诉,其理由只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33.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补正、补充协议等。[15]《若干规定》第16条规定:“当事人以民事调解书与调解协议的原意不一致为由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 法官应尽量避免对双方争议的直接干预,而当事人应当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纠纷的具体解决进行协商和讨论。如果当事人不能决定协议的内容,而不得不听从法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