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审查(无须实质审查),就可以发现再审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或诉讼程序方面存在的重大错误,尤其是程序上的重大瑕疵。[1]如果不纠正,可能 [4],作为审判监督材料来源之一;法院、检察院发现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可以分别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8条、第208条规定依职权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622.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费的承担以败诉作为直接依据,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没有任何有关败诉的定义,且法律没有为认定败诉提供参照依据,正确界定败诉是合理划分 原告获得胜诉,也应当负担诉讼费用。 (二)认知错误型诉讼 诉讼实践反映,诉讼中产生的诉争焦点主要分为事实争议和法律争议,但对于在诉讼前已经产生某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58.html -
了解详情
驳回原告请求。这样的判决当然是错误的。 以上讲的从证据推定内容的方法,是在不能直接判断书面证据内容的情形,法庭认定事实的方法,法律根据仍然是谁 或者以雇主作为被告起诉。如果经法官释明,仍然拒绝选择,当然只好以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的条件为由,裁定驳回起诉。补充一点,法院裁定驳回起诉,并不导致受害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96.html -
了解详情
最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实体公正要求当事人尽可能提出更多的证据以尽可能还原案件事实;另一方面,诉讼的促进还有赖于其他诸多方法,并非仅此而已。 笔者认为,《 ,参见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我国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6]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46.html -
了解详情
不完整、不充分、不清晰,也会影响法院对事实的认定。但是,这并不是说法院可以消极无为,听任当事人犯错误而让其自食苦果。如果法院只是消极地基于 有时会采用打电话、托人捎口信等简便的方式。 [10][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7页。 [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4.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义务,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当事人真实陈述的义务和促进诉讼的义务。真实义务要求当事人诚实地进行诉讼,在诉讼中不得主张明知是不真实的事实,也不得在明知 证据引人诉讼,从而使作为裁判者的法官能够对存在争议的案件事实形成心证,进而在认定事实的基础上适用相关的实体法作出支持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3.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认证的主体;另一方面,法院担负起全面查清案情的责任并可以在当事人主张之外认定事实、收集证据,当事人的主张责任不再对法院产生实质性约束力。 (二)证明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15][德]罗森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1.html -
了解详情
的。至于由此造成的对被告人可能带来的损害,即第三种弊端,法国刑事诉讼法是通过对民事原告人预交押金、可能承担罚金和赋予被告人对原告人提起侵权之诉的方式加以 是检察机关作出酌定不起诉的依据,包含了实体上的判断。一旦出现对案件实体的错误认定(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导致检察机关不适当地舍弃诉权,就可能轻纵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3.html -
了解详情
? (一) 清楚的主体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法院应当作出有 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根据该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76.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6]有的学者认为,执行异议不同于国外民事诉讼法中的异议之诉,表现在:执行异议既用以排除强制执行行为,又用于排除错误的方法或程序;异议人只是案外人,而 形成的异议权而产生的请求。因为执行中对财产权属仅依外观上的事实或有关部门的公示来认定,但可能与实际不相符合。如第三人认为执行行为侵害其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