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下发了9个司法解释,以没有法律依据为由,规定人民法院不得受理人民检察院对于执行裁定、先予执行裁定、诉前保全裁定、诉讼费负担的裁定等八种裁定和民事 直接行使并领导下级检察署对各级司法机关之违法判决提起抗议、对于全国社会与劳动人民利益有关之民事案件及一切行政诉讼,均得代表国家公益参与之,确认了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550.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预期的损失,有权要求行政主体补偿其损失。⑦有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⑧当行政主体违法行为侵犯其权利,有权获得赔偿。 (三)行为制度 行政合同是一 认为属于民事合同,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行政合同的提法没有法律依据;二是如果认定属于行政合同,官告民的纠纷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解决不了。实际上,这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81.html -
了解详情
权的行为违法。但是,随着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将侦查行为排斥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这种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来获得权利救济的方式最终受到否定。 2010年由两高三 的司法改革运动。这种司法改革通常并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却是针对司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所作的一种制度变革试验。无论是最高政法决策机构还是最高司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31.html -
了解详情
,民众也没有产生强烈的过度排斥,倒是在与国家权力发生冲突时,正式的法律制度常常成为乡土社会中民众抵抗国家权力滥用的常规武器,如被俗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常常被 ?我以为这个底线应当是法院在回应政治的要求所作出的裁判时,应当给出已经事先公开的(广义上)法律依据。虽然政府的实际地位高于法院,由法院来监督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25.html -
了解详情
税收征管的立法层次。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征纳程序必须在法律上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没有法律依据,税务机关无权决定开征、停征、减税、 ;《行政处罚法》第45条也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可见,行政处罚在复议和诉讼期间,以不停止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53.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行为类型 法院早期受理的行政诉讼,几乎都是行政处罚诉讼。即使到《行政诉讼法》施行初期,估计有一半以上的行政案件是针对行政处罚提起的。此后,行政处罚 一说法并不正确。实际上,法院一直在进行统计,只是《中国法律年鉴》等文献在发布统计数据时,没有把它单独列出,而归入其它项目。 [12]2010年,全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34.html -
了解详情
的活动。从诉讼理论上说,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提起,原告必须具有明确具体的诉讼请求才能进入法院的审理过程,这种明确具体的诉讼请求不但要求法院确认被告应承担的违法 才能行使,实践中对于检察机关应否行使量刑建议权的争论,实质上也就是围绕检察机关行使权有无法律依据来进行。没有法律依据,检察机关就不能突破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33.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责任,如何在原被告双方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是审理此类案件的难点。[4]举证责任的分配关系到行政诉讼的结果,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前提下,法院应从公平正义 判决主文不具有可执行性,相对人不能通过法院的执行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再次提起一个要求行政机关履行答复职责的行政诉讼案件。如此一来,既加重了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47.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算是一种公有公共设施,所以,即便依据《国家赔偿法》草案说明的意思,对该事故追究政府的国家赔偿责任也完全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说:行政诉讼不仅要包括民告官,而且还要包括官告民,这才是完整的行政诉讼的概念,不管是民告官或者官告民,只要到了法院,双方就是平等的。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4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界对行政行为成立、无效和瑕疵等也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争执较大。故法官审理此类案件时,一方面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欠缺理论指导,以至造成法官 修改行政诉讼法,把行政确认判决写入法律,只有这样,行政确认判决才有合法的法律依据。而且行政诉讼是法官运用法律解决行政纠纷的过程,而法官并不都是能够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