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该条随后规定: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法律似有 ,监狱对罪犯的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矫治罪犯不健康心理;罪犯经过一定期限的监狱改造,最终要回归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罪犯的心理健康直接关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855.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后果;6、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此外,法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还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追究法官责任的机构问题作出新的规定,并制定科学、公正的追究程序,如对处理期限、法官的申辩权、申诉权、在最初阶段要求保密权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总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0.html -
了解详情
观察的缓刑者和假释者;刑满释放后再社会化受阻,本人提出申请者,以及更生保护设施内居住期限已满的再申请者。 目前,我国缺少对中途之家接收对象的法地位等相应的法律 试点工作的通知》(2003年)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是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者,因此,这五类人也应是中途之家接收的主体,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30.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密切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加强对取 保候审、监外执行人员、未成年人犯罪的帮教管理,建立完善社区防控体系;我们将按照上级 重点加强对审判活动中违反法定程序、剥夺、限制诉讼参与人 诉讼权利、超过法定办案期限不作出判决、裁定等行为的监督;高度重视刑事抗诉工作,下力气提高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31.html -
了解详情
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 十五条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拘役适用缓刑、有期徒刑适用缓刑或者被假释、监外执行、取保候审期间,用人单位未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继续在原单位正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2.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犯罪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以外,其人身自由不受限制。证人、鉴定人在条约规定的期限内或者被通知无需继续停留后十五日内没有离境的,前款规定不再适用,但是由于 条刑罚执行机关根据刑罚转换裁定将移管回国的被判刑人收监执行刑罚。刑罚执行以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办理。第六十六条被判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422.html -
了解详情
置于社区内,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对罪犯的行为与心理进行矫正。{4}对犯罪分子的心理以及相应 ;(2)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3)假释的犯罪分子;(4)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5)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关于社区矫正的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493.html -
了解详情
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2]禁止[3]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中确定新的禁止令期限。 [4]根据2012年3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933.html -
了解详情
)刑种,或者既变更(减轻)原判刑种又变更(缩短)原判刑期;或者变更执行方法,包括有条件的在监外进行执行,或者有条件的提前释放,或者免除刑罚执行的一 或被害终身致残,且仍恐被害、被难故而难以接受这一事实。这种偏短的实际执行期限,难以满足对被害人一方的抚慰,以及案件发生地的公众安全感的需求。有人认为被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