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也应告知上诉人。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履行司法审查的原则有两个途径:一是行政机关通过行政复议等方式实行的内部监督;二是法院对涉及贸易投资等 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现状,摒弃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实施法律的统一性。总之,我国的行政审判制度必须紧紧围绕WTO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按照公正、高效、透明、民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5.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应包含了公民的知情权,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公开原则,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各地推行的政务公开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府管理招投标制度 因此,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应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特别是司法审查的对象。这是政治民主、行政民主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199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4.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保证人民法院独立、公正、高效地完成司法审查的宪法使命。 行政审判工作的原则是指对行政审判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司法准则。行政 充分听取申请人以及被执行人的意见,依法做出是否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有权向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二)对非诉执行案件的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41.html -
了解详情
的底线,后者是协商的条件。由于受公权不可处分原则的限制,在行政协商中原则上不允许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性质进行协商。协商的内容不得逾越 方便,我这里将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人民法院和行政复议机关统称为审查机关。 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⑥有人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2.html -
了解详情
有机组成部分于不顾,以便套入现有行政诉讼的模型之中。其最主要的制度依据就是《行政复议法》第6条(六),这是典型的拆解理论,将农业承包合同中 适当的救济,依据合同采取的行为就应该接受司法审查原则的控制。[12] 这种实用主义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再次引发行政契约概念能否成立之争,另一方面最终能够引申出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1.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受到特别的限制。奥托#8226;梅叶特别指出,在特别权力关系中,依法行政、法律保留等原则不再适用,国家方可以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限制行政 对它进行调控,并且完全适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就是说,这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重镇”,在中国从未被排除过行政审查与司法审查。 ——关于团体与团体成员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3.html -
了解详情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立法建议:1.通过完善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将行政指导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具体来说至少有四种可行的选择:(1)对我国《行政 、有损害必有救济等法治原则应予严格遵循,而且本法作为里程碑式的重要行政法律,既有必要也有条件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等救济制度中的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复议条例》、1994年的《国家赔偿法》、1996年的《行政处罚法》、1999年的《行政复议法》,以及2000年的《立法法》。这些立法,代表着中国行政 。我国是一个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在我国不可能存在类似于普通法传统中的自然正义原则,也不会有类似于美国宪法中正当程序条款的规定,虽然我国的一些行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主体应及时行使行政权,履行法定职责。但在实践中,违反效率原则或者出于某种不廉洁动机,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大有其在。这种行为也是对自由裁量 复议机关对自由裁量行为不仅可以给予全面的审查,而且可以直接行使变更权,纠正任何违法和不当行为。但目前要大力纠正行政复议中存在的官官相护的问题。 参考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128.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为。复议机关做共同被告,虽然在诉讼中审查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但复议决定毕竟系另一独立的行政行为,因此,从两个被告主体对应两个行为的角度而言,并没有 违背了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原则。对此,《行诉解释》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也以追加被告的方式予以了确认。因此,基于目前行政复议的框架结构,省级人民政府作为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652.html -
了解详情